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0-28 20:42:03
浏览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余璐)“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产业、能源、运输、消费结构调整,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10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如是说。

“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叶民指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叶民看来,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以及制度政策创新、各领域改革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巨大潜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将持续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叶民说。

与此同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也面临困难与挑战。叶民谈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稳妥有序,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叶民说。

叶民介绍道,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至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全国碳市场不断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成效。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我国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低碳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做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细则制定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叶民说。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落实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叶民表示,我国计划以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与发达国家相比用时大大缩短,将面临更艰巨的能源和产业转型任务。因此,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稳妥有序,科学部署,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