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财政收支“账单”公布折射中国经济质效双提升(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0-29 11:44:01
浏览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表示,财政部高度重视基层“三保”工作,始终把基层“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今年,财政部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督促地方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据了解,2021年,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共3379亿元,同比增长13.4%,有力支持了基层政府做好“三保”保障。同时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合理使用中央奖补资金,加大财力下沉力度,进一步增加对基层“三保”的转移支付,确保国家制定的基本民生、工资政策落实到位。

此外,作为疫情后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三个财政政策工具之一,直达资金机制在2021年也走入常态化。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持续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为市县基层提供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刘金云表示,从前三季度看,资金下达、使用情况总体良好,“快、准、严”特征突出,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效果明显,体现了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

据财政部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72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7.3%;地方财政已将2.64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7%。

从资金使用方面来看,直达资金重点用于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2.4%,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惠企资金支出39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5.47万家,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3073亿元,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减税降费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7000亿元

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今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对减税降费作出系列部署。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财政部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突出强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预计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7000亿元。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落实制度性减税和阶段性减税降费,尤其是给制造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小微企业减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将资源更多地留在市场,利用市场高效率的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盘和林指出,减税降费就是“放水养鱼”,我国财政收入提升是通过做大经济蛋糕的方式来实现,减税降费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谭龙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