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试验田”打造“示范板”科创企业运行高质量生命周期(2)
严,严防传统市场乱象在科创板重演。公司上市后,上交所坚持管早管小,加强预研预判,对于苗头性问题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严防小病变大病、个体风险变成系统性风险。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下诞生的科创板更要在事中事后监管上下功夫, “科创板作为新设板块,一开始就要建立好的规矩、意识和行为。不能身体上市、思想没上市,要坚决防止传统市场乱象在科创板重演。”
新,以制度创新支持科创企业做优做强。灵活、有弹性的股权激励,创新的非公开询价转让,与时俱进的并购重组、再融资制度,便捷的小额快速审批……每一项关键制度的创新,既扎根于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市场化改革精神。科创板放宽了股权激励实施条件,目前已有165家科创板公司推出194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覆盖率达到47%,激励对象超过3万人,有效调动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开市以来,科创板大力推动“有效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及时启动“有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投资者适当性、充分博弈的交易等机制,有力保障了科创板市场交易平稳运行。总体看,投资者参与积极有序,市场交易活跃适度,今年以来,科创板日均流通换手率2.83%,高于主板的1.10%。科创板公司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正不断提升,多只个股相继被纳入国际知名指数。
防“带病闯关” 压责任明边界提质量
注册制作为新一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深刻改变着资本市场的生态和发展轨迹。中介机构作为肩负核查验证上市公司质量的“看门人”,对其履职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中,发行上市条件做‘减法’,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制度则必然要做‘加法’。”一券商投行负责人坦言,以制度约束、利益约束促进中介机构事前主动把关,积极落实自己的责任,是科创板建设近三年来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
科创板引入了保荐机构跟投制度,通过利益约束赋予保荐机构参与新股定价博弈的新角色,加大了保荐机构履行客观定价的自觉意识。开板以来,共49家保荐机构的另类子公司或相关主体参与完成了跟投,合计161亿元。同时,一二级市场博弈加大,倒逼保荐机构在项目筛选和IPO定价中变得更加审慎。
科创板还创新性地探索开展保荐业务现场督导,通过主动走进保荐机构开展现场问询和底稿验证,督促、引导保荐机构更有效地回应审核关注的问题,既提升了监管精准度和靶向性,发挥“治标”作用,也利于激发保荐机构提升执业质量的“内生风控动力”,起到“治本”效果。截至目前,上交所针对审核问询回复和核查仍存在较大疑问的55个项目进行现场督导,41个项目经督导后撤回申请,3家被上市委否决,有效抑制了中介机构“带病闯关”的冲动,并促使保荐行业从“程序导向型”向“风险导向型”的尽职调查工作思路转变,发挥了“督导个别、引导行业”的作用。
厘清中介机构职责边界,注册制下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证监会牵头下,上交所研究修订了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保荐工作底稿指引、律师从事IPO业务执业细则等中介机构执业规则,建立了保荐人执业质量评价等制度体系,促进各方归位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