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12 12:31:01
浏览

在你的问题里有一个关键词——“最大的发展中成员”,这可能正是很多挑战和压力的来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有一大堆难题亟待解决。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去年GDP突破100万亿元,别人不会再用40年前或20年前的眼光来看中国了。一些发达成员拿着放大镜、显微镜来找中国的问题,许多发展中成员对中方贡献的期望值也与日俱增。

如何维护好自身合法权利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多边贸易体制多做贡献,这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一场新考验。我认为,应对这场考验,一个是“清醒”,一个是“担当”。

5、世贸组织不是鸡肋,只不过暂时被逆全球化的飓风吹落在地

问:自1995年取代关税总协定以来,世贸组织已走过26年。近年逆全球化潮流涌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威胁退出世贸组织,四处发动贸易战,给全球贸易稳定和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也使世贸组织这个一度被国际社会认可并看好的国际机构处于悬崖峭壁,甚至出现上诉机构停摆的奇闻。

有舆论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已成“鸡肋”,世贸组织各成员再也“坐不到一张桌子前了”双边合作、区域合作是当今主流。对此,您怎么看?目前除美国之外,其他一些主要成员对世贸组织持什么态度?

张向晨:事实已经证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可以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但前提是世贸组织必须健康、强有力,否则就会有“意大利面条碗”现象,全球贸易就会陷入碎片化的无序状态。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世贸组织陷入危机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各国的经济利益需要协调,有很多综合性问题如农业补贴,没有任何一个区域或双边协定可以处理,只能在多边框架下解决。世贸组织双层、独立、中立的争端解决机制也不是鸡肋,依然是“皇冠上的明珠”,只不过暂时被逆全球化的飓风吹落在地,经过风暴洗礼,其价值终究会被重新认识。

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作用不可代替,这是绝大多数成员的共识。

前几年世贸组织遭受严重冲击,大多数成员没有放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反而激发起危机感和紧迫感。100多个成员集体发声,反对单边主义和破坏上诉机构行为。上诉机构暂时“停摆”后,中国、欧盟等20多个重要成员通过协商,建立“临时仲裁机制”并已开始运行。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的谈判已完成,投资便利化和中小微企业议题磋商有了很大进展,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尽管原定近日召开的第12届贸易部长会议因疫情推迟,但渔业补贴谈判、贸易与公共健康谈判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

2018年7月,张向晨(左)在WTO总理事会前与美国大使交流。

6、中国入世红利已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WTO另辟蹊径

问:这两三年,国内有一种声音说,中国当年千辛万苦加入世贸组织,没想到时至今日,世贸组织逐渐弱化、被边缘化乃至话语权变得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中方没必要这么看重世贸组织,甚至也可以“退群”,把更多精力放在其它国际事务上。这种观点可取吗?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入世红利”早就释放得差不多了,对中国的开放局面和国际地位已经没什么作用了,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