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盐厂的活化利用之路(人民眼·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24 06:32:02
浏览

一个老盐厂的活化利用之路(人民眼·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图①:自贡燊海井,盐工在熬制盐卤。
  图②:自贡大安盐厂修缮改造前外景。
  图③:修缮改造后的大安盐厂外景。
  图④:修缮改造后的大安盐厂夜景。
  资料图片

 

  引子

  外表斑驳的厂房车间,推开门却是别具一格的盐工业博物馆;年代久远的运输栈道,走近看则见风格独特的画廊……漫步四川省自贡市原大安盐厂厂区,这样新旧交织、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场景随处可见。

  始建于1957年的大安盐厂,2012年关停。如今这片闲置多年的老旧厂区,经过保护性修缮、利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因盐而兴、因盐设市的自贡,井盐生产历史悠久,在近现代盐工业发展历程中遗留下大量盐厂、盐井等工业遗产。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将“工业锈带”打造为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其中要求“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以文化振兴带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公布,其中提出“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2019年12月,大安盐厂连同采集盐卤的燊海井、东源井作为自贡井盐的老工业生产遗址,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日前,记者走进这片老旧厂区,记录其蝶变故事,探寻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

  

  普查认定

  在开展调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工业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卷扬机将钢索从盐井井口缓缓拉起。井口仅碗口大小,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卤水快提上来了!”听到操作工的提醒,年届七旬的钟旭向前凑了凑。

  这里是距大安盐厂不远的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年间,深约1100米,至今仍在生产、汲取盐卤,供游客体验。片刻,长达10余米的铁筒从井中缓缓提起,冒着热气的盐卤被汩汩倒出。

  这个环节,钟旭百看不厌。他掬起余热尚存的盐卤,用手指蘸着舔了舔。

  “一提盐卤大约能产15公斤盐,我们家几代人都熟悉这苦咸的卤水味道。”钟旭自豪地笑了笑,将自贡盐业史娓娓道来:自贡地下富集盐卤,东汉时便开始采卤煮盐,近代以来更是盐井密布。至2000年前后,自贡市从事制盐业人员近5万人,占当时全市城市人口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