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盐厂的活化利用之路(人民眼·工业遗产保护利用)(4)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24 06:32:02
浏览

  “燊,代表火在木上烧,寓意生意红火兴旺;海,寓意盐井里的卤水和天然气如大海般汲取不尽。直到今天,这口古老的盐井依然保持着旧时产盐的布局和风貌,日产黑卤万余担、天然气8500余立方米,是一口卤气同采的高产井。”作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游强一边忙活,一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燊海井及相关制盐工艺,“这里作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面向游客开放,每月定期接纳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经过修缮保护与改造利用,燊海井已从单一生产向集生产、休闲旅游、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业态转变。”

  近年来,自贡市在拓展新业态新模式上发力,发展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形成生产、旅游、教育、休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旅游模式,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谢飞介绍:“工业遗产承载的是工业文化、城市记忆,我们探索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节、艺术节、博览会等文化活动相结合,拓展工业遗产的价值普及和传播推广渠道,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

  缠着头巾、身穿白衫、脚踏草鞋,盐工打扮的舞蹈演员们有节奏地喊着号子,优美、奔放的舞蹈动作,再现了千百年来制盐工人采盐、烧盐的劳动场景。位于大安盐厂的盐文化主题馆,曾是一幢闲置多年的红砖建筑,如今被修葺一新。每到周末,二楼的盐工艺术表演厅座无虚席。

  “公司每年组织新入职员工培训,都会带大家到改造后的大安盐厂参观、学习。”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森田说,“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当地制盐产业的发展脉络,更能看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如今,改造后的大安盐厂已被打造为“老盐场1957”文旅综合体,曾经破旧的车间厂房,变身为盐工业博物馆、文创店、咖啡厅……2018年2月10日晚,“老盐场1957”正式开园,沉寂多年的老工业厂区被万千灯火点亮,当晚开园活动的网络直播,吸引不少网友观看。

  “看,盐井、天车,还有盐工在打盐卤!”多彩的灯光铺满天际,燃亮了夜空,也点燃了游客们的热情——今年2月,一年一度的自贡灯会在自贡大安区“中华彩灯大世界”开园亮灯。相隔不远的大安盐厂内,当地文旅部门精心设计的以盐井、天车等为外形的主题彩灯,与灯会主场遥相呼应。

  “灯会持续到10月才结束,这期间主场观灯游客接近110万人次,大安盐厂的游客量超过20万人次。”大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陈平介绍,自贡灯会已有800多年历史,如今“盐文化”和“灯文化”融合发力,焕发新生机。近年来,首届世界盐都嘉年华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大安盐厂开启。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带旺了旅游发展,也改善了人居环境。“过去我们这里‘出门见烟囱’,现在干净又热闹。”大安盐厂附近居民孙宁说。

  “经过多年生产,大安盐厂及周边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周边水系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我们在修复改造厂区过程中,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污染配套治理问题,平整改良盐化土地,开展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综合治理,现在盐厂及其周边的土壤盐碱度、水质等均实现达标。”许科说。

  “围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项目,我们还将配套建设湿地公园、水系廊道等项目,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区域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谋高介绍,随着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自贡市正规划修复釜溪河沿岸厂房、仓库及其他历史遗迹,推动传统老工业生产岸线转型为生活岸线,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