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血脉滋养实体经济(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03 09:47:01
浏览

  制造业中长期资金解渴。“与短期资金相比,企业更渴求中长期资金,以更好地匹配研发生产、回款周期。”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宗韬说。如何满足企业需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要协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截至2021年11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3.8%,保持了较高增速。

  “接下来,金融机构要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署,提高金融供给与科创需求的匹配度,大力支持‘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说。

  绿色信贷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基于以上正确认知,2021年我国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工具并行实施,既助力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直接融资更加高效

  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科技、资本和产业得以在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实现循环畅通,直接融资活水汩汩涌向实体经济。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随着注册制改革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标准更加多元,上市条件愈发简化,市场包容性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实体企业拿到资本市场入场券,跑出发展加速度。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8日,2021年以来A股共有519只新股上市,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5430亿元,数量及金额均创近年来新高。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多层次资本市场错位发展、有机联系,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式”融资服务: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聚焦“更早、更小、更新”……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接连涌现,为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蓄势赋能。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登陆A股市场,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平均增速超过25%。

  “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进’,继续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扎实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引导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明确2022年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展望未来,可以预期,金融市场深化改革步履不停,各类资源要素将加速转化为源头活水,持续滋养实体经济茁壮生长、枝繁叶茂。(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李华林)


(责编:申佳平、连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