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04 06:32:01
浏览

  一个月后的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送上太空,这一次他们要驻留半年。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2021年,仰望星空,除了中国空间站,人们不会忘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成功着陆。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此后,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和”升空,“天问”奔火,“羲和”探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我们勇攀科技高峰、逐梦航天强国。

  2021年,核电领域的好消息也频频传来: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2021年12月20日,全球首个四代特征核电——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在成功并网,发出了第一度电。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同时,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首台套国产化率达到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高温气冷堆被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被誉为“最安全的核电站”。在任何的事故情况下,反应堆都不会熔化,也不会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核心技术完全属于中国,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3.4%。今后,高温气冷堆将进一步向“氢、汽、水、热、电”五大细分目标市场进军,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二者也将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机器人高效配合,数据实时上网,后台“云端”调度,在武汉长飞公司光缆车间,智能制造大显身手。公司总裁庄丹说:“‘5G+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提质增效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和长飞公司一样,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上了智能制造和创新发展的路径。

  “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着手自动驾驶拖拉机研究,作业精度已经达到厘米级。”中国一拖技术相关负责人王东青说,公司研发的智能装备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在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5G+氢燃料无人电动拖拉机顺利完成规模面积玉米播种作业和水田整地作业。

  “新型纳米隔热材料的攻关研制,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澳博颗粒研究院总经理助理刘思达说,在南昌经开区的支持下,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自主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更多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创新活力和潜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