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吉林:沃土黄金带提质稳粮仓冰雪风光电振兴新引擎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25 17:29:01
浏览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长春1月24日消息 神奇黑土地,生态新吉林。过去一年,对于吉林人来说,是平凡又不凡的一年:生活如常宁静,碗里的米饭粒粒饱满,街上的新能源汽车时时掠过;天上的卫星很遥远,静观大地的烟火气,助力人们的生产生活……

这里是吉林,18.74万平方公里黑土地滋养人们丰足的生活,2407万吉林人奋力创造幸福与展望,用点滴细微构成“十四五”开局巨变。

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然在白山松水间激荡。

新农业 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之翼

2021年11月7日,立冬。

四平市梨树县青堆子村一社韩凤香家里,酸菜馅饺子在大锅里翻滚,蒸汽在窗户上蒙了层薄薄的水雾。餐桌上,丰盛的家常菜盘摞着盘,老酒已经满上,只等饺子上桌,入冬的第一顿团圆饭就齐了。

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大型现代化农机具摆满了库房,一个个储粮仓装满了金黄饱满的玉米。韩凤香是合作社理事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回乡创业“致富女状元”。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梨树县考察时,韩凤香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这两年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尤其2021年,玉米产量特别好,棒大、轴细,我们合作社流转的7440亩土地,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300万斤。”说起2021年的收成,韩凤香掩不住高兴。目前,合作社拥有18000多亩农田,好农艺、好农机、好植保,加上好种子,保证了保墒增产。

【开局十四五】吉林:沃土黄金带提质稳粮仓冰雪风光电振兴新引擎

四平市梨树县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央广网发 四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韩凤香所说的“梨树模式”,是为了有效遏制东北黑土地退化而研发出来适合东北的玉米种植模式。它采用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和保水能力,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2021年,吉林率先与中科院合作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扩大到2875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3.5万台,增加农户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同时,吉林启动了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以实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全省统一管理。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为农民高效务农提供了强大助力。2021年春耕生产之前,梨树县建成41个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平均每10万亩大田就有一个。监测站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把实时农业数据汇集到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再分发到全县304个自然村。农户稳坐家中,就能第一时间精准了解大田的情况。

有了科技加持,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产量都有了保障。2021年,梨树示范基地玉米产量达到亩产1077公斤,创造东北地区玉米高产纪录。

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同样享受了科技种植的红利,其打造的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云平台的智能品控系统、产地溯源系统,实现了九台贡米种植全程可控,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了贡米农业产业的智慧化水平,帮助红光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