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模式激发消费新活力(消费视窗·聚焦消费升级新趋势③)
在上海街头,一家集合了艺术展览、画材、图书、生活家居、艺术衍生品、服装零售等多种业态内容的超级百货集合体验店,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智能结算、自助售卖、即时配送……近年来,我国各类流通市场主体一方面积极跨界经营、发展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加速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供给能力,不断拓展便民消费新场景,满足了多样化、便利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融合——
聚合多种业态,增进情感连接
岁末年初,伴着冬日暖阳,位于江西南昌市西湖区万达广场的西西弗书店内咖啡飘香,家住西湖区朝阳新城的市民杨璐和朋友经常相约在这里,手捧中意的咖啡,翻阅心仪的书籍。她们还会在书店的生活创意空间选购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参加书店主题活动,报班学习插花技艺。
“相较于传统书店,我更喜欢这种新型书店。在外部环境上,装修时尚、文艺感十足;在内部业态上,读者们除了能阅读、购买书籍,还能参加书店定期推出的读书会、作者分享会、花艺教学等活动,都很吸引人。”杨璐说。
近年来,“书店+”模式在各地流行,人们发现一些新型书店不是简单地售卖书籍,场景上多功能的设置给消费者带来别样的消费体验。
“实践证明,书店、商超等实体店通过聚合多业态、营造多场景,招徕的客流要远比单一业态更多,顾客的消费黏性也会不断增强。为此,我们一直鼓励连锁书店打造集文化展示、创意销售、影剧院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零售业态和文化综合体,让文化消费供需两旺。”南昌市西湖区副区长牛浩说。
在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传统门店除了提供人们消费的场所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科技元素的嫁接以及餐饮、娱乐等其他业态的融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参与感,让供需双方在情感共振与文化共鸣上建立起更多的连接,实现体验刷新与消费升级。
驱车来到宁夏南部的沙坡头高速公路服务区,淡雅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仅开设特产展区,展示枸杞、葡萄酒等,而且还展示羊皮筏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起小型沙漠儿童游乐场,让在这里泊车小憩的人们不仅能远眺腾格里沙漠,而且能品名茶、尝美食、赏非遗、买特产、带孩子玩耍。
“我们的目标是让高速服务区变成旅游的第一站。”宁夏同元交通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投资435万元对自治区内14处高速服务区进行场景化改造,打造多样业态,实现从单纯的停车、加油、吃饭到特色文旅服务场景的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让高速服务区成为充分展示地方旅游形象的载体与窗口。
“要促进消费场景融合发展,这是激发消费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认为,为支持和引导对传统商业设施进行场景融合改造,建议对相关市场主体给予一定改造补贴或采取税收减免等方式,提升市场主体改造升级的主动性,更好适应消费升级需求。
智能——
加快数字化改造,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当前,一个个数字化消费场景扑面而来,进一步激发了智慧零售新活力。
便利店数字化运营,让人们更省时省心——
最近,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李玉经常在连锁便利店便利蜂买早餐:“除了种类多、新品上市快、营养好吃,还能全程‘自动化’。”走进便利店,她在早餐柜台前电子屏上自助选餐。柜台另一边的工作人员收到订单,迅速将产品和结账二维码递出,李玉凭码在自助收银机上结账,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