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圆桌:加快锰产业结构调整破解行业发展困境(2)
来自“锰三角”的企业,贵州武陵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文谈到,行业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供给过剩状态,希望国家加大锰产业整合力度,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促进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着力破解“小散乱”无序发展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防止产能异地迁移的问题,避免“锰三角”去掉了产能,其他地方又新上来了的情况。
坚持低碳循环发展 探寻绿色转型新路子
绿色发展是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电解锰行业是典型的‘两高一污’行业,生产过程能耗高、资源消耗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锰渣等固体废物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矛盾日趋突出。”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废部管理室主任蒋文博表示,我国大多的电解锰生产企业倚矿建厂,深处绿水青山之中、大江大河周边,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污染排放高、环保投入较少、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锰渣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锰、氨氮等有害物质,极易水溶后导致周边地下及地表水体的污染。如何更好实现锰渣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制约电解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难题。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好治,锰渣难治。”宁夏天元锰业集团副总裁张建刚深有感触。他谈到,生产1吨电解锰大约产生8吨锰渣,主要处置方式为堆存,全国累计堆存量已超1亿吨,每年新增锰渣1000万吨以上,加之国家明令禁止新建渣库,现有渣库消纳容量已逼近极限。
电解金属锰创新联盟秘书长谭立群指出,2020年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立为我国固废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由于锰渣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进展缓慢,目前锰渣综合利用率仅为10%左右。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成为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解决锰渣治理难题的新主题。
张建刚建议,可实行“以消定产”政策,将电解锰渣的无害化处理的数量、锰硅合金废渣的综合利用数量与企业对应产品的产量挂钩;同时,加强电解锰渣库综合整治,对锰渣库临近江河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停产整改。锰硅合金生产以提升尾气余热和冶炼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南方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健表示,要严格“水、气、渣”的综合治理,严格排放标准,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强化回收利用,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锰渣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最终实现零排放目标,全力推进“绿色矿山,美丽工厂”建设。
“一方面,生态环境部将通过出台电解锰行业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开展电解锰企业生态环境与清洁生产相关的专项执法检查,严格锰渣污染控制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多措并举推进锰渣资源化,一是加大锰渣综合利用研发投入和引导力度;二是提高电解锰行业产品附加值,如将电解锰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机结合,延伸电解锰行业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蒋文博说。
沈镭指出,要加强锰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提高锰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绿色矿山,保证锰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提高锰资源储备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