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工矿遗存重生之路:从“活”起来到“火”起来(2)
一个几十米高的赭色山石围合的石宕,产生了独特的声学效果,被改造为上演传统戏曲的剧场;另一个石宕被改造为户外展厅,石匠工人在那里演示历经千年的采石工艺;还有一些石宕被设计为茶室、书房,游客站在依石而建的平台可以观赏优美风光……
地处浙江南部的缙云县凝灰岩蕴藏量丰富,当地不少人长期以采石为生,县域内有3000多座形态各异的矿洞遗迹,一部分还存在坍塌风险。当地独树一帜改造利用石宕的成果,在这次展览上进行了展示。
承担设计工作的建筑师徐甜甜说:“整个改造用时不到6个月,本着少干预、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资金投入并不多,但达到了艺术性、实用性、收益性兼具,实现了变废为宝。”
论坛创办人克里斯汀·弗雷思认为,德国有很多类似的露天和地下矿山,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中国人完成的这个项目,为世界各地的废弃采石场提供了一种再利用的典范。
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通过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巧用妙用,我国工矿遗存保护利用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实施生态修复,焕发新生机——
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是由工矿废弃地通过复垦形成的移民新村。2012年开始,这里被改造成千亩良田,600多户村民从矿山上搬下来,发展蔬菜种植,建起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小石村也曾因矿而兴,后因煤矿关闭日渐萧条。2017年,在外经商的当地村民岳付飞回到村里,对村子重新规划改造,通过发展民宿旅游“起死回生”,村民渐渐返乡,不少新村民纷纷来此落户。
近年来,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开展包括废弃矿山复垦在内的生态修复,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优化了产业布局,一举多得。
实现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批陶瓷企业陆续搬出寸土寸金的城区,曾经辉煌的瓷厂厂房被闲置,一些厂区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承载着城市名片和历史记忆的老工厂如何利用?
“我们发现这座城市有大量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景漂’,如何利用这些老厂区的艺术氛围,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是实施陶溪川项目规划设计的初衷。”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说。
今天,走在陶溪川,能够看到昔日的老窑炉、烧炼车间被打造成美术馆、博物馆,过去灯火通明的彩绘车间化身为艺术工作室、教育研学基地。陶溪川开放以来吸引了200余位艺术家驻场创作,每周举办面向全国青年创客的创意集市。
“工矿遗存并非升级发展中的历史包袱,只要和当地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有选择地加以保护,有效开发,就会激发出新的创造力、生产力。”张柏春说。
推进有机融合,催生新模式——
吉林省长春市东盛大街,吉林柴油机厂原址上建有一个充满工业风的社区,现代建筑与老厂房在这里和谐共存。
社区内的广场上摆放着一件巨大的柴油发动机雕塑,弧形挡墙外侧包裹着红色的锈板,按时间顺序记录了吉柴的发展历史;沿挡墙走一圈,就能了解吉林柴油机厂的成就。整个社区既有浓厚历史感,又充满生机活力。
“将工矿遗存与社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为推进老工业基地类似遗存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吉林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会长傅佳欣说。
升级——精准有序,工矿遗存走向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