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链”稳产助企业,全力以赴稳住工业增长——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02 09:34:07
浏览

  答:汽车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对于稳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生产停滞,市场终端消费下降,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

  针对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工信部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每日监测调度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总产量约占全行业九成)生产情况,建立省、市、县工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和保障上海汽车产业复工复产专项协调机制,加大重点整车企业员工返岗、零部件供应商复产和物流运输协调保障。

  4月22日到28日,全国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日均产量达到4.5万辆,较前一统计周期(4月15日至22日)提高70%,生产情况正逐步改善。我国汽车工业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梯度深,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二季度的产销损失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弥补,全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加强协同联动,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尽快稳产达产,用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加强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调度。二是积极促进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有含金量的促消费政策,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和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同时,加快补齐汽车芯片等短板,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

  助中小企业:狠抓政策落实 切实纾困解难

  问:中小企业在这一轮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如何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答:我们坚持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采取一系列措施帮扶中小企业。初步梳理,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包括减税降费、稳岗扩岗、融资促进、畅通物流等各类支持中小企业政策17个,地方层面出台52个。组织涉企“三乱”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努力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各地也结合各自实际,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在畅通物流方面,指导工业园区设立物资运输接驳区、建立货车司机“白名单”制度等;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成立专班解决企业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等;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将相关企业员工纳入免费核酸检测人群、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等。这些将有效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政策和服务两手抓,不断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一方面,确保已出台政策落实到位。组织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扎实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让广大中小企业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组织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确保已经出台的各项“减、免、缓”助企惠企政策,做到“应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能缓的缓到位”。

  另一方面,着力提供精准服务。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聚焦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数字化转型、管理提升、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努力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