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稳定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17 11:04:07
浏览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维护供应链产业链运转,政府、市场主体等积极承担稳产保供促发展重任,多举措用力、全方向推进、抓细抓实,为经济持续恢复赢得了时间、提振了信心。为此,人民网推出“稳产保供促发展”系列报道,记录奋斗,记录决心、凝聚前行动能。

5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

产销数据下滑的背后,既有疫情影响消费的需求端因素,也有供应链扰动等供给端因素。尤其是3月底以来,作为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聚集地,上海开始实施封控管理,汽车产业链一度面临“停摆”风险。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对上下游和就业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在当前疫情因素扰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汽车产业稳产保供意义重大。

近期,随着上海宣布将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政策“组合拳”正奋力稳定产业链大循环,上下游企业齐心协力,复工复产进程加速,产业韧性持续显现。

保“沪”汽车产业链 上海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4月19日,上汽集团在临港乘用车工厂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据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从5月下旬开始,进入上海两批次复工复产“白名单”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超过80%,长三角物流压力也将进一步缓解。

政策“组合拳”稳定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

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复工复产员工完成压力测试后的新车下线。(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宣布将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并有望在6月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伴随疫情不断稳定,上海部分企业4月中下旬开始的复工复产逐渐推进,进入5月,市场供给面偏紧的状态持续改善。

在汽车工业重镇上海,聚集了一批整车企业,和9家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海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集中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近日表示,围绕长三角地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生活重要物资等领域,已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白名单”。截至5月5日,调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7家,复工率95%,人员返岗率69%,产能利用率达74%。

作为燃料电池供应商,捷氢科技进入上海市复工复产第二批“白名单”。记者从该企业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先后有三批、超过100位员工驻厂,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此外,针对燃料电池涉及的原材料、配件覆盖地域广、产品种类多等特点,该公司采用了“中转站+通行证”的新模式:即把所有生产需原材料和零部件送统一送至江苏中转站,并就该中转站申请发往上海物流通行证,实现两地点对点供货。

据上海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主要汽车产业聚集地嘉定区已有126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其中包括传统汽车龙头企业,如上汽大众、上汽集团等,也有蔚来汽车、小马智行、重塑科技等新能源车、氢燃料电池车研发等领域的汽车“新四化”头部企业,还有采埃孚集团、科世达集团、安波福集团等汽车产业链上各种配件及配套设备企业。

强化风险管控 汽车产业链重塑韧性优势

防疫、生产,环环相扣。在上汽大通的南京工厂,疫情期间,该企业第一时间启动人员顶岗预案,将顶岗工作流程化,划分为车间内部顶岗、跨车间顶岗、职员顶岗等三类,并制定相应管理要求,通过晨会、晚例会机制跟踪、解决各项生产问题,充分发挥岗位柔性化一岗多人的优势,确保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现阶段,该工厂在供应链、物流防疫、保障出口三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有序开展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