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国际条约在我国生效中国加速参与世界知识产权治理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17 14:13:07
浏览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任妍)5月16日,为更好宣传《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以下简称《海牙协定》)和《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以下简称《马拉喀什条约》)两部国际条约的重要意义,展示其在生效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这两部国际条约目前在我国生效实施的有关情况。

两部国际条约在我国生效中国加速参与世界知识产权治理

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供图)

据介绍,5月5日,《海牙协定》和《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这两部国际条约的生效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向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治理迈出了新的步伐。

《海牙协定》生效实施 多数中国企业申请踊跃

《海牙协定》全称是《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是用于保护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一项国际条约,与《商标马德里协定》和《专利合作条约》共同构成工业产权领域的三大业务体系,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一管理。据了解,《海牙协定》最早于1925年在荷兰海牙缔结,历经多次文本修订,其缔约方不断增加,影响力日益扩大。我国所加入的是《海牙协定》1999年日内瓦文本。

2022年2月5日,我国正式提交了《海牙协定》加入书,并于5月5日正式生效。我国是“海牙联盟”的第77个成员,目前“海牙联盟”包含75个国家和两个政府间组织(欧盟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共覆盖94个国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魏保志表示,海牙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程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申请人只需要提交一份国际申请、使用一种语言、支付一种货币,就可以在多个缔约方申请外观设计的保护,显著降低了企业在产品全球化布局过程中的外观设计注册成本,大幅提升注册效率;二是申请人在日后如有权利变更、保护期续展等需求时也只需向WIPO国际局提交一份请求,即可在所有指定缔约方生效,极大方便了创新主体对外观设计权利的集中化管理。

魏保志称,加入《海牙协定》有利于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外观设计全球化体系,促进工业外观设计的创新能力提升,助力中国设计、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同时,也有利于把国外先进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引入中国市场,有利于我国工业领域的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海牙协定》生效实施以来,中国企业的申请十分踊跃。魏保志表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5月13日,目前已收到外观设计国际申请共141件。相关数据还在保持持续增加的态势,这表明中国企业正在积极使用海牙体系来开展全球产品市场布局,也充分体现了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与中国创新创意的活力。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为申请人通过海牙体系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提供更多便利。

《马拉喀什条约》生效 惠及千万阅读障碍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视力障碍者达2.53亿人。在中国,视力残疾人达1732万。其他阅读障碍者涉及的人数更加庞大。对盲人、视力障碍者和其他阅读障碍者而言,欣赏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有效方式是阅读盲文图书、大字图书、有声读物等无障碍格式版作品。但其制作成本高昂,版权许可是其中一项较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