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长护险破局养老困境
原标题:“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呼吁“社会第六险”,长护险“平安样板”破局养老困境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的照护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承担起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责任,如何破解这些家庭所面临的“机构不能医、医院不能养、家庭无力护”困局,成为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长护险作为国家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而尝试创建的新型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为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旨在重点解决他们的照护需求,以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其中着重提到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管理式医疗试点,建立健康管理组织,提供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长期照护等服务,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事实上,政府部门近年来关于长护险的呼吁远不止于此。早在2016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在养老保障方面,再次着重提到了对于完善新市民养老保障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要求配合地方政府推广新市民长期护理保险,探索异地投保和快速理赔。在今年3月11日由国新办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提及,《政府工作报告》在修改中补充了“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建言献策,从通过立法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保“第六险”地位、拓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6年,南通成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作为南通长护险主承保单位,平安养老险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通过规范制度、增设服务套餐内容、加强培训、多维宣传、精细回访和照护指导等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措施,协助当地制定出长护险筹资标准和居家待遇标准,形成了以“机构照护、居家服务、照护补助、辅具支持、预防管控”五位一体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保障体系。
“两位护工就像我的姐妹一样,对我特别好,这样我自己亲姐姐的负担也轻了好多,我也更有幸福感了。”央视采访汤阿姨时,护工正在为她放松肌肉。71岁的汤阿姨从小身体抱恙,往常一直由姐姐照顾,但随着年纪渐长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不过随着汤阿姨参保南通长护险,这一情况终于得到改善——汤阿姨被评定为中度失能人员,不仅每月有两百多元的补贴,每周护工还会上门两次,为提供她洗澡、理发、按摩等服务,解决了其最基础的护理难题。
江苏省南通市医保中心副主任潘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截至2021年底,南通市长期照护保险参保人群达730万人,基金规模达7亿元;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6.5万人,累计居家服务达500万人次,服务满意度高达98%;引入各类养老护理机构390家,拉动当地经济发展23亿元;为广大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带动了社会资本对养老行业的投资,催生和拉动了养老护理机构的迅速发展。
平安养老险南通中心支公司王晓燕表示,平安养老险将集公司优势资源,助推政府建立保障全面、经办高效、制度可续的长护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