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育新机建筑企业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2)
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备可拆解、可移动、可重组、可循环利用等特性,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建造周期短、构配件运输便捷、节能环保等优点,高度契合低碳建造、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建筑业发展趋势。
在各地土拍政策中,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将装配式建筑开发占比作为“双集中”供地拍卖的竞拍条件。
在政策鼓励下,房地产企业正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住建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双碳’发展是重大战略历史机遇期,而建筑工业化,正是实现建筑业‘碳中和’的必然要求。”在远大住工集团董事、总裁唐芬看来,当下,面对建筑业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博智林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研发总监李许表示,博智林正通过“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解决行业发展痛点。其研发的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施工的返工率,并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多方合力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完善‘1+N’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并提出分行业、分地区的政策落地要求。总体来看,建筑领域能否构建起来符合‘双碳’工作目标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市场体系以及能力体系是‘双碳’工作落实到位的关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住建部科技司原巡视员武涌表示。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实现碳达峰制定了路线方针。其中在建筑业,明确要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同时,我国已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从奖励、补贴等多方面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给予政策支持,并通过绿色债券等金融方式对绿色低碳建筑项目予以资金保障。
不过,绿色低碳转型并非易事,也不能一蹴而就。专家表示,未来仍需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中,给出切合实际的作业书和计划表。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低碳建筑的发展、建筑用能结构的优化、农村农房建设和用能的低碳转型是未来推进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徐伟表示,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是其必然选择。通过政策为引导,标准为约束,技术为支撑,提升节能、低碳意识,不断提升行业整体节能降碳水平。
作为建筑行业,“双碳”为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低碳的未来产业提供了宝贵机遇,更好帮助人们提升生活幸福感,也为未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过去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只有抓住绿色机遇才能为企业、行业未来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武涌说。
远洋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王宇添表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碳中和”目标、提高节能减排意识。房地产企业可在创建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上承担起更多责任。未来,更具节能减排意识的企业或可有效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也将有机会在领域内重塑竞争力。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