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京津冀的天空这样炼“蓝”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7 08:56:06
浏览

十年前,热心环保的邹毅每天都会在固定点位拍摄北京天空,彼时灰蒙蒙的色调占据了大部分画框。有一年的秋冬季节,京津冀及周边多个省份空气重污染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浓度甚至攀升到700至1000微克/立方米……

不少市民对当年的情况记忆犹新:PM2.5“爆表”刷屏朋友圈,空气净化器、PM2.5口罩等与防霾商品愈发紧俏。

空气污染拷问京津冀的同时,“呼吸保卫战”也就此打响。回望近十年来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之路,充满艰难。

持续治理成效显著,后面还有硬骨头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各地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及措施,发力空气污染治理。

2014年2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三地相关协议的签署,在大气治理领域,三地践行“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在燃煤治理、工业减排、机动车油品升级、散乱污企业关停、执法联动、标准统一、预报预警会商等领域,有诸多实践。

此后数年,在国家层面,新环保法、大气法陆续颁布施行,环保警察、污染信息公开、按日计罚、行刑相接等制度亮出利剑。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产能过剩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推动着治污从“点头要干”化为“真抓实干”。

此外,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等交易制度以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从初步确立到日臻完善,撬动了常态化减排的杠杆,更是培育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2013年以来,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人口、能源消费、机动车大幅增长带来的环境治理压力,针对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等突出问题,北京先后实施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实现了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以煤炭消费量为例,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谢金开介绍,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不到150万吨,优质能源占比达98.5%。

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偏公路的运输结构,是河北省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河北逐步从过去末端治理、应急减排为主的“打扫卫生”式治理,发展到对落后产能“啃硬骨头”式治本攻坚。例如,将国家要求的去产能范围,由钢铁、煤炭2个行业调增为钢铁、煤炭、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火电等6个行业,对城市主城区企业实施“退城搬迁”,在北京、天津两市周边,推进保定、廊坊、张家口和秦皇岛的钢铁产能退出。

天津则依托“双城双港”整体布局,在企业搬迁调整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启动实施荣程钢铁、天钢联合特钢超低排放改造。

经过近十年的持续治理,京津冀及全国各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2021年,北京市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天津市PM2.5浓度36.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2.3%;2022年一季度,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各市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行列。

显著成效背后,挑战犹存。

“影响空气质量的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按照现在的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特别是京津冀地区,还处于“气象敏感型”,我们以后的目标是要做到“气象脱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