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育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赋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14 11:18:07
浏览

中小企业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持续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排忧解难。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将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等作为“十四五”中小企业工作重点。2022年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三个层次的优质中小企业梯队,制定了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认定程序,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动态管理和培育扶持工作机制。

一、关乎根本 充分认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成长为优质中小企业,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点。

第二,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优质中小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等特点,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一方面,优质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与市场敏感度,超六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力于产业基础领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有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大量的优质中小企业以其长期深耕专业领域、细作配套能力的优势,与龙头企业共同构成稳健的产业体系,有效保障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第三,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可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指引。在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领导下,我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了不菲成绩。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侧重于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各地行业主管部门也纷纷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但对于专精特新定义、重点领域、优质中小企业指标设定以及指标值限定比例等存在一定差异,梯度培育界限不分明。从全国层面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仅可更好引导社会各方精准定位优质中小企业,规范政府培育工作,也为广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可参考的阶梯式目标,引导企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迈向国内国际知名企业。

二、提质增效 锚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重点方向

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关键是企业自身,《办法》明确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重点方向,有利于引导企业“层层递进”。

第一,突出培育与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企业如何顺应产业发展形势、找准发展方向、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办法》立足当前中小企业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聚焦专业化水平、精细化管理、特色化程度、创新能力、企业成长性以及对产业链供应链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方向,既是优质中小企业评价依据,也是中小企业对标对表的重要指南。同时,《办法》提出了不同梯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要求,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各项指标要求科学地开展自评估、自诊断,从而看清差距和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坚实迈好每一级阶梯,科学规划企业茁壮成长的成功之路。此外,《办法》还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中提出了“特色化指标”要求,便于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差异化的培育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