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6月21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审计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聚焦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发力,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今年审计工作报告的重点问题,记者专访了审计署有关负责人。
记者:报告是如何体现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反映审计情况,更好把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落细的?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统领。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工作就跟着走,审计工作报告就重点反映什么。如“中央财政管理审计”部分是遵循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开展的,着重反映党中央关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促进财政支出政策提质增效等要求的落实情况;“重大项目审计”部分重点反映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港珠澳大桥等2项党中央确定的世纪性、战略性工程的建设运营情况;“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部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反映养老、就业、住房、困难救助、“三农”等民生领域审计情况;“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部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相关要求,持续反映国有企业、金融、行政事业、自然资源等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记者:报告是如何体现立足“审计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全面客观反映审计结果的?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始终坚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今年的报告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为基础,全面如实反映审计在宪法和法律赋予权限内履行监督职责所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始终做到论从事出、以事立论。总体评价部分共涉及宏观调控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5个方面,均是基于年度审计做出的。发现问题部分更加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反映的项目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抽查量,反映的问题都有对应的财政财务数据支撑,得出的结论都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审计建议部分针对审计发现问题,逐项逐条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记者:报告是如何体现做实研究型审计,着力提升报告层次、拓展报告深度的?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按照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思路,在深思细悟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问题的同时,坚持用政治眼光看待和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主线,对问题进行跨领域、跨行业、跨年度分析提炼,深入揭示4方面的情况:一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和政治意图实现情况。如在种业发展审计情况中,反映了种业振兴未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存在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保管不善、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在税收征管审计中,反映了一些地区近年来以财政扶持资金等名义,违规向高收入人员返还个税、有违社会公平的问题。二是政策目标和制度措施实施效果情况。如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情况中,在揭示维修资金低息活期存储导致效益不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亟待探索开展投资运营的建议;在税收征管审计情况中,反映了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未充分释放、人为调节税收进度影响财政政策效果。三是重大经济风险情况。在4类国有资产管理等部分,揭示了国有企业投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等。四是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情况。主要体现在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部分。
记者:报告是如何体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