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经济聚焦)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04 06:36:06
浏览

  人民网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总结了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年度发展特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加速推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明方向,我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筑牢新基础

  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截至2022年2月,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6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5G网络向各行业定制的网络演进,工业、港口和医院等重点区域已建成超23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逐渐形成适应行业需求的5G网络体系。5G终端用户超过5亿户,占全球80%以上。5G用户渗透率超过30%,用户群体已形成规模。

  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全年净增4875万户,普及率达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21.6%。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13.99亿户,全年净增2.64亿户,其中物联网终端应用于智慧公共事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用户分别达3.14亿、2.54亿和2.18亿户。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已趋向稳定。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人,全年增加了4373万人。互联网红利进一步向老年人释放。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3.36GB/户·月,同比增长29.2%。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25亿GB,同比增长35.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比为95.9%。

  新型移动终端发展潜力巨大。新型终端主要包括无人机、AR/VR眼镜、机器人等,以及应用5G的行业终端,包括行业原有设备,如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网关、医疗设备、重型机械等。随着5G与行业融合越来越深,终端的类型将会越来越多。

  5G投资带动经济总产出增长。根据2021年10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无线经济白皮书2021》测算,我国无线经济2020年规模已超3.8万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约为3.8%。初步预测,2021年我国无线经济规模约为4.4万亿元。5G商用使无线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

  2021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随着5G行业应用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也开始增加对5G及相关ICT技术的投资。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33%。

  广泛应用新技术

  2021年,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持续完善。网络方面,工业5G切片虚拟专网和混合虚拟专网等新型网络模式快速推广,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支撑能力持续升级。平台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60万家。安全方面,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已经与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系统实现全部对接,“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初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