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盐碱荒地变生态良田(科技视点·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④)(3)
吃住都不讲究,开展试验却从不马虎。为了测试土壤,胡树文有时顾不上穿靴子,赤着脚站在稻田里踩一踩,他说“这比穿靴子更能了解土壤的犁底层情况”。为了采集盐碱土样,学生们跳进土坑挖剖面,一蹲就是半天,风吹日晒,让这些90后年轻人的皮肤像老农民一样黝黑。“我的学生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有很强的使命感,对盐碱地治理事业有着无限的热爱。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使我很快乐。”胡树文的话里透着骄傲。
都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胡树文在地里“多”做了一件事,就是向农民学习。“对于我们搞农业的来说,农民朋友是最接地气、最有经验的老师。他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当地的气候、种植条件更熟悉,也真正了解盐碱土壤存在的各种问题,积累下来一些碎片化的经验。”胡树文说,“我们的理论知识刚好能把农民朋友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从而更快地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治理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在盐碱地治理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得益于学校多学科优势及各方面的支持,胡树文团队集合了育种、水利、土壤、肥料、栽培等多个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全方位开展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学生来团队前,科研经历普遍比较少,对科研工作了解也不多,每个学期开学,我都会和学生座谈,和他们交流自己几十年来的科研经历和心得。”胡树文说,自己经常告诉学生,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绵绵不绝”的态度。
胡树文搞土壤改良,是先做工程和技术模式,发表论文反倒放在了后面。“最近几年,我们工程技术模式做得已经很成熟了,论文发表的情况也很不错,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发论文是水到渠成的事。”他说,“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治理盐碱地,就是要想方设法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来,而且产量要比较高。不断围绕着盐碱地中的各种问题,反复推敲、试验、反馈,直至解决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4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