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北镇农民建大市场激活一方产业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04 08:40:07
浏览

原标题:辽宁北镇农民建大市场激活一方产业

  连日来,岳聪的手机格外忙碌,不是接听客户的电话,就是他打电话了解各大市场的销售情况。别看他忙得不可开交,可脸上却一直挂着笑,精气神十足。

  岳聪是辽宁省北镇市中安镇窟窿台村村民,疫情过后北镇市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复市,让他的几十亩大棚蔬菜终于有了销路。

  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始建于1991年,是一座镇办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也是东北最大的产地型蔬菜批发市场。提及市场的发展历程,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第一任经纪人宋玉岩感触颇深。1983年,窟窿台村就有人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扣大棚,主要以黄瓜为主。那时生产出来的黄瓜主要销往周边村屯。

  随着扣棚户数的增多,黄瓜销路成了问题。当时刚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宋玉岩非常着急,这么多黄瓜,光靠附近村屯无论如何也销售不出去。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偶然发现公路上有一辆大货车,装着满满一大车黄瓜。宋玉岩立即与另一名村民骑上摩托车去追赶大货车。经过反复解释,终于打听到对方是从山东收购的黄瓜,要去哈尔滨销售。宋玉岩告诉货车司机,窟窿台村就有足够的大棚黄瓜,从这里运往哈尔滨可以节省很多路费。宋玉岩带着货车司机到村里转了一圈,让他亲眼看看这里的黄瓜。货车司机非常高兴,他们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没过几天,那名货车司机回来了,还带来一位朋友来窟窿台村收购黄瓜。满满两大车黄瓜拉走了,宋玉岩也看到了新商机,他联合两个朋友一起,开办起全镇第一家蔬菜货栈。黄瓜有了销路,老百姓开始放心大胆地扩大扣棚规模,黄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外地客商也开始源源不断。每到黄瓜成熟季节,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排满公路。

  宋玉岩觉得这种销售方式一方面影响交通,另一方面辐射面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他开始向镇里和县里反映情况,很快,县里同意建设蔬菜批发市场。1991年,占地面积400亩的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正式建成。先后被商务部评为“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农业农村部评为“定点市场”等。

  市场牵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连市场,这种环型产业链模式促进了棚菜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县市、乡镇开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村民张超属于这里的第三代扣棚人,从他爷爷那辈在自家房前屋后小打小闹扣棚,到他这一代在田地里扣几十亩大棚,每年仅支付劳动力工资就达30万元,张家依靠发展棚菜致富有了质的飞跃。如今,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运输,全部雇用打工的劳动力操作,张超只需掌控好市场行情即可,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型”农民。

  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的王海宽毕业后放弃在城里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创业。他依托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开起了货栈,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成了远近闻名的新一代有知识、有远见的新型经纪人。像他这样大学毕业后学有所成回乡当新型农民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到家乡这片热土上,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而家乡的大市场,也成了他们创业梦开启的地方。

  目前,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常驻客商达3000余人,有近8000余名新型农民活跃在市场和田间地头,日均蔬菜交易车辆700多台,日均交易人数5万余人,交易品种包括各种类辣椒、茄子、豆角以及韭菜、西红柿、黄瓜等20多种蔬菜,年交易量12亿斤,年成交额18亿元,实现了春菜北销和秋菜南销的大流通格局,销售辐射全国各地300多个大中城市,年交易量占东北三省市场份额的30%以上,是影响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及信息传播中心。部分蔬菜还通过珲春、绥芬河、满洲里等边贸城市,远销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今年疫情期间,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仅用11天时间就完成了1100余吨蔬菜的采收调运,驰援吉林和上海,为疫情期间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赵竹青、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