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一“布”“织”就低碳未来
图为浙江省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用来制作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牵伸工艺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我最近买衣服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国产服装品牌的衣标上,会标明由再生纤维制成,有的还写明了衣服的‘碳足迹’。”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刘女士,在日常生活中很注重环境保护,她十分认可一个新观点:一件真正美丽的衣服不仅要外观美,也要“来源美”——服装生产制作的过程尽可能低碳环保。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像刘女士一样,许多百姓开始更加关注身边“衣食住行”中的低碳变化。
如今,与“衣”相关的纺织业,正大踏步向绿色转型升级迈进。从能够大幅减少水污染的无水染色技术,到利用废旧塑料瓶、废旧衣物制作的再生纤维,再到性能优异的碳纤维材料,一项项创新技术,带领纺织业跨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
向纺织业水污染说“不”
过去,在广东省汕头市聚集了大批纺织印染企业,让生活在练江流域的百姓备受困扰:各色污水混乱排放,不仅水体散发着异味,周边村庄的土壤也受到了污染。近年来,汕头市潮南区、潮阳区相继建起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带动当地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让练江重现清澈容颜。
对以纺织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来说,水污染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特别是纺织品染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江苏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副院长曹红梅告诉记者,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纤维杂质和无机盐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及色度高,污染处理难度大。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纺织印染造成的水污染,不仅要有相关部门对排污进行严格管理,更要依靠印染技术的不断升级。
“无水染色技术的研发,就是希望从源头上减少印染废水的产生。”据曹红梅介绍,目前国内研发的无水染色技术,核心是选用非水介质进行染色。“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通过加压,使二氧化碳液化成为流体介质,在此状态下完成染色后再减压,二氧化碳可以回收,整个过程无须水洗,不产生废水。另一种是用有机溶剂代替水作为介质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有机溶剂同样可回收循环利用。”
这些无水染色技术均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山东青岛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线,将纺织品染色效率从传统水染的8至12小时,缩短到3至4小时。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则采用有机溶剂染色技术,在上染过程中,节约用水100%,降低能耗39.3%,染料固色率达到97%以上,溶剂回收率达99%以上。
不仅“染”的过程可以节水,染色后的水洗环节,也同样因新技术的出现发生了变革。
江苏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闪染免水洗工艺,“以蒸代洗”,实现了织物连续、快速染色和固色免水洗加工。
“一般织物染色后需要水洗的步骤,一是要洗掉染化料中大量的分散剂、悬浮剂、柔韧剂、增稠剂等助剂,二是要洗掉浮色。所以我们研发了几乎不添加助剂的染料,就大量减少了用水。”江苏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素梅告诉记者,在闪染生产线上,布匹经过轧染机组时,在200℃高温作用下瞬间着色,与传统工艺相比,免去了水洗、脱水、理布、烘干定型4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