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耕地非粮化把藏粮于地落实到位(金台视线·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①)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25 08:32:07
浏览

防止耕地非粮化把藏粮于地落实到位(金台视线·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①)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须臾不可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一些读者通过来信反映,有的地方乱占耕地用于其他非农非粮建设;有的地方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还有的地方忽视防灾减灾工作,造成粮食减产。本版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采访多地农民群众,听取读者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敬请关注。

——编 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针对部分地区耕地“非粮化”、乱占耕地建房等现象,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治理,但部分地方耕地乱象仍然屡禁不止。对此,不少读者来信表示,要把“藏粮于地”落实到位,确保农田只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遏增量、清存量,坚决纠正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行为

近年来,为防止耕地“非粮化”,不少地方认真落实稳定粮食生产政策,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摸排清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村民对这一工作不太理解。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几年前为了发展经济,动员当地群众种植樟子松等经济林木。“好不容易种上了,现在咋又让种粮?品相好点的,还可以卖给苗木公司,不好的还得雇人清理,又费事又费钱。”该镇郭刘村一位村民说。

对此,草峰镇政府、郭刘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村民介绍政策、了解诉求,积极组织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协助清理了剩余的苗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些地方,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低。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对遏制耕地“非粮化”问题重视不够,纠正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等措施落实不到位。

吉林长春市双阳经开区罗家村五社原本有20多户村民在基本农田上种植玉米。罗家村村委会在没有和村民签订任何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情况下,与一家经营苗木生产的公司协商,流转上百亩耕地种上了树苗,租期50年。

2021年9月,罗家村五社村民向双阳经开区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问题。“区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说已经向这家公司发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表示会监督其整改。但至今地里树苗还在,农田也没有恢复原貌。”该村村民说。

去年8月,广东四会市罗源镇铁坑村村委会与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签订协议,租赁162亩地种植晚稻。“近一年都没人管,土地大面积撂荒,杂草丛生,最近才开始陆续翻地。我们听说,公司计划种植其他农作物,之前这里是水稻田。如果公司不再种粮食,应当归还村民。”铁坑村村民近日来信表示,希望这一问题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地方的基本农田不种粮食种果树,或者种其他经济作物。读者建议,要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类型农用地。与此同时,摸清存量情况,从实际出发,分类稳妥处置,可以先从撂荒耕地复耕入手,狠抓粮食生产。

在江西湖口县,政府制定政策,县财政安排1100余万元激励早稻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统一流转撂荒地给种粮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复耕撂荒耕地3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