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丰收答卷”端稳“中国饭碗”(2)
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一台台北斗导航小麦无人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齐头并进,智能“吞”麦,精确“吐”粒。“今年小麦生产依靠智能农机,实现精确播种、施肥、施药、灌溉和收获,既省成本、效果又好,亩均产量能达到1200斤。”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负责人黄礼庆说。
在四川省崇州市,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智能农机、遥感卫星、地面感应装置构建起数字化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监测水稻生长情况。”集贤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牟崇伦掏出手机,打开APP,点一下就能看到插秧机作业情况。以往“手忙脚乱”,如今熟练地“云”上巡田,这位种田30多年的老农多了一份从容。
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各地区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卫星导航、5G技术、无人机生产作业得到广泛应用,藏粮于技正加速成为现实,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
农户辛勤耕耘,抗灾勇夺丰收。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经营着800多亩粮田。去年10月份连续下雨,田间积水,眼看小麦播不下去。他抓紧排水晾晒,农机能进地时深翻土地,晾晒散墒,旋耕备播。终于在11月上中旬,完成了播种。今年春季,他又浇了“三水”,追施速效氮肥,喷施三次叶面肥。“亩产高,加上今年价格好,一亩地净赚500多元,效益是多年来最好的。”赵孟辉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夏粮丰收着实来之不易,克服了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是在遭遇去年罕见秋汛后的抗灾中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
粮食安全,底气十足
夏粮能交上“丰收答卷”,离不开中国对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视。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在零下18摄氏度、湿度小于50%的低温库中,一排排蓝色种子箱叠放整齐。这是坐落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去年9月投入运行。“这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介绍,资源库可容纳150万份种质资源,“能够满足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
位于海南省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农业科研人员的育种研究提供支持。目前,每年有来自800多家种业企事业单位的超8000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工作。
今年,来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何强,从海南三亚带回近5000份种子材料,种在了长沙本部基地的试验田中。盛夏时节,绿油油的稻田散发出阵阵清香。何强说:“我争取从中挑选出更多表现突出的组合,培育出米质优、抗病性强、抗倒伏的水稻良种。”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超丁村党委书记庞国伟,有另一个身份——田长。“现在种田,有‘三变一不变’。”庞国伟总结道,“田长在监管、机械田里转、种田能挣钱。不变的是,农田依旧是农田,而且是良田。”这两年,超丁村里的“小田”逐渐变“大田”。原来零散的耕地集中为三大地块,大型机械可以跑了,耕地质量也提高了。
今年8月1日,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用法律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认为,黑土地保护法把黑土地保护、利用、治理、修复等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黑土地资源实行全面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原则,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