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赶超贵州有“数”(新气象新作为)
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菌棒种植间距多少合适?覆土需要多深多厚?湿度温度又该如何调节?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一处食用菌基地,依托大数据研发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各项生长指标精准把控,菌棒存活率提高10%,出菇率提高15%。
改变的不只是菌棒种植。基地内,菌种培养、菌棒生产、包装运输、追溯平台等均实现数字化管理,人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25%。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贵州已经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考察时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这为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4年,贵州把大数据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行动。如今,从繁华城市到深山乡村,从发展经济到服务民生,大数据遍及政用、商用、民用等诸多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贵州大数据发展顺利实现精彩“三级跳”。
今年7月,捷报再次传来: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达20.6%,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数“聚”贵州
眼下贵州各地陆续进入汛期,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平台,24小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分成小组,轮番紧盯电脑屏幕,密切追踪降雨量、水位变化等数据,提前预判险情并随时上报。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东方祥云’平台,能对水库、河流水量等指标进行全天候监测,能提前72小时发出洪水预警预报。”董事长李胜介绍,2000年公司刚成立时,防灾预警服务便是发展主方向,“2014年,乘着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东风’,公司发展迈入快车道。”
如今,“东方祥云”已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我们服务全国1700多个县,涉及3.5万座水库,比2014年翻了几番。”李胜表示。
曾是贫苦之地的贵州,发展基础薄弱,如何冲出“经济洼地”,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贵州地质稳定,煤炭丰富,水能充沛,空气清爽,又是交通要冲,瞄准数据“蓝海”,发展数字经济正当其时。
“2015年,园区只有两栋机楼,客户也不多,现在建有8栋机楼和4栋保障楼,服务客户上万家。”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运营中心总经理吴开明介绍,信息园目前是中国南方运行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也是贵州省数据交互最活跃、数据量最大的云网数据中心。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石油”。发展大数据、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市场是前提。贵州首先从自身做起,政府主动开放数据,并打通省、市、县以及部门之间各自封闭的壁垒,形成“聚集、融通、应用”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大力吸引各方数据来此汇聚。
伴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腾讯等一批数据中心陆续落户贵阳贵安新区,贵州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已达25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1个,成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也是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一处厂房内,一台台小车正在自由穿梭。这是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车,它们可以自行导航,自动避开途中障碍物。“贵州是发展大数据的热土,不断吸引大量企业落地集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创始人喻川表示。
发展大数据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归根结底要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