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2)
“以前大伙儿求高产,种地狠施肥、猛打药,造成土壤板结、作物免疫力变差,大米品质不高。”近年来,金君带领乡亲们走上一条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底肥施用有机肥,除虫除草则靠稻田养鸭养蟹,全村2500多亩水田全部取得有机或绿色认证。”
化肥农药减少,农田生态变好。灌渠里鱼虾嬉戏,时见鹳、鹭栖落觅食。金君还注册了有机大米品牌,带动全村大米每斤均价从3元提高到7元。
放眼全国,这些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农膜回收率超过80%……各地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场透雨过后,69岁的张国利提篮上山,松蘑、肉蘑、小灰蘑……半天工夫不到,便装满了篮子。下山后,支起方桌,摆开摊位,没多会儿,蘑菇就被游客抢购一空。
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秋季“采山”已成为当地群众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别看我和老伴年纪大,但手勤脚快,一个秋季能赚2万多元。”虽然年近七十,张国利一点都不服老。
曾经的马鞍山村,可不是这般绿富同兴模样。“村民煮饭取暖主要靠砍树,再加上过度放牧,山上光秃秃一片,春天起沙尘,夏季发洪水。”张国利回忆。
“越砍越穷”的马鞍山村民逐渐意识到,护林养山才是长久之计。
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马鞍山区域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由当初的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我家9亩坡耕地,只留一亩种点杂粮,剩下全部栽上落叶松和山葡萄,既涵养水土,又有经济收入。”张国利说。
“尤其是近10年来,村里共实施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还聘用生态公益护林员,加大管护力度,山沟沟里闯进不少野生动物。”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叶阳介绍,如今山葡萄种植加工和乡村旅游成为村里两大主导产业,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嬗变的不只是马鞍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巩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成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各地各部门以系统治理的理念、科学保护的举措,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
三峡大坝上游10多公里处,坐落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韩家湾村。农家小院里,58岁的韩裕华和妻子望运凤正麻利地剥着花生,“三峡大坝蓄水后,我们搬到了这里,开始以捕鱼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