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大飞机:让C919拥有“中国大脑”(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04 11:10:06
浏览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队长 郑晓辉:靠时间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往前走的过程中,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时间跨度不是一年、两年,它是一个以10年为单位的项目。所以你如果没有这种不达到终点不罢休的态度,没有一定的信念,你是走不到最后的。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通宵达旦的思考和讨论成为常态,成功之路却“遥遥无期”。队员们渐渐懂得,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陆续有一部分成员离开了攻关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 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 吴光辉:我们这支队伍实实在在确实在这儿拼命,我就说是大浪淘沙,我们是一无所有,所以必须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更努力,才能把它做出来。

  有人离开,也不断有怀揣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年复一年,团队从最初的10人逐渐发展到了30多人。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成员 李永涛:我刚加入团队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打开我们的仿真模型的时候,上千个模块,上万条线,密密麻麻地排布在我的眼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的话,就是震撼。我在想,到底是怎样一个团队,花费了多少精力,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

  不计其数的模块和线条背后,是攻关队成员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经历了7年埋头苦干的日子后,终于,大家的心血汇聚成一张庞大的数学仿真模型图,控制律结构初步成型。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队长 郑晓辉:那些线条代表着信号流,它容不得错误,像我们控制律出现错误,哪怕你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一个灾难级的后果。

  控制律直接关系着飞行安全,稍有不慎,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因此,团队成员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他们要把最极端的天气、设备故障等各种微小的因素都做模拟实验,而飞机的每一个动作,需要分析的状态点就有几千个,这些需要的是海量且不允许丝毫差池的计算。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队长 郑晓辉:比如说我现在就把操纵杆压到底,最终飞机会稳定的,它不会翻过来,你发现没,就是控制律在背后起作用,它发现飞机的坡度比较大,就要把飞机保护住,不让(飞机)超出一些安全的边界。

追梦大飞机:让C919拥有“中国大脑”

  凭着一定要研制出自主可控的飞行控制律的信念,团队在控制律结构初步成型的基础上,又经过了不断的优化、迭代。整整十年过去了,控制律终于从一项项技术指标、一张张三维图纸蜕变成为C919保驾护航的完整系统,第一次由飞行员操作验证。

  中国商飞试飞中心试飞员 吴鑫:我们一开始飞的时候,担心最大的实际上反而是它的控制律,因为全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但是这架飞机实际上飞起来的效果让我特别惊讶,比我想象的(效果)要好得多,没有任何技术支援的情况下是相当了不起。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优雅腾空,冲上云霄,圆满完成了首飞任务,蓝天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一向克制、理性的郑晓辉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队长 郑晓辉:我们自己设计的一个东西第一次离地了,而且还超出了我们预期,飞机离地以后都有点想流泪了,就太激动了。

  开心之余,控制律攻关团队的成员清醒地认识到,对于C919飞机来说,首飞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更为严苛的试飞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