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23 11:01:07
浏览

原标题: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闭幕会后,杨彦锋、宋学文、祁洪芳、李绍杰代表(自左至右)步入“代表通道”,准备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本报记者张佳星向张连钢代表提问。
  本报记者 朱丽摄

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张连钢代表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殷刚摄

  【党代表通道】

  10月22日中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开启。多位党代表带来了来自一线的科研攻关故事,带来了他们亲身体验到的科技巨变,描绘了科技强国的美好图景。

  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蓝图:我国将实施载人月球探测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代表通道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代表细数:十年来,我们进行了274次发射(截至10月15日);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就进行了192次发射,占长征系列火箭总发射次数的43.2%。这些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行列。

  针对公众关心的中国航天站建设,吴燕生带来最新进展: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转位,具备了与梦天舱对接的条件。在地面,空间站“T”字型构型最后一个舱段——梦天舱已完成了推进剂加注,长征5号B运载火箭本月底前具备梦天舱发射、交会对接的条件。“年底前,我们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还分享了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航天蓝图。

  我国将进一步提高进入空间的能力,实现现有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这些重大工程能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吴燕生说,还要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

  变化:数字化浪潮改变各行各业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科研人员,这10年我亲历了数字化浪潮席卷中国,让我们制造业大国的每一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紧密相连,充满活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敏代表对数字化的力量深有体会。

  她用两个关键词形容产业在这种融合化发展中的变化——“重构”和“韧性”。

  一家传统钢铁企业改造建成了智慧钢厂,集中管控上百道的生产工序,连接了数千台设备。这种改造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颗粒物排放下降了25%,既发展生产,又保卫蓝天。这就是重构的力量。

  去年,当国外运输受阻,一家中国企业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在多种备选渠道和货运的组合方案中,精准快速定位出最佳方案,缩短了大部分订单的延误时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韧性的增强。

  “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变革。这些年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夯实了我们数字化变革的底座。”朱敏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