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如何成为“世界级”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07 11:00:07
浏览

原标题:乌镇如何成为“世界级”

坐一艘摇橹船,入水乡,品读乌镇风情。2001年元旦,乌镇东栅景区对外开放,“保护第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乌镇模式”,让世界读懂了中国的江南。2014年,随着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它不再只有千年水乡的古典面孔,数字经济也在此激荡出万千气象。

从旅游的“枕水乌镇”到互联网的“云上乌镇”,乌镇成长为世界级小镇的路径清晰可见。

文旅赋能促共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乌镇,屋旧人稀,破败凋零。1999年,桐乡决定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

在旅游开发晚于周庄、西塘等同类古镇的背景下,另辟蹊径的“乌镇模式”成了桐乡发展奇迹的代表、国内古镇旅游开发的典范。

乌镇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记得,改造是从拆除景区旁五层楼高的百货大楼开始的,这种拆新房的怪事,在当地百姓看来匪夷所思。

景区还从全国各地大量收购废弃的石板等旧材料,遵照“保护第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将水泥路面改回了原来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下,铺设水管、电线、电缆……让古镇居民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难以发现“不和谐”的存在。

乌镇文化遗存与水乡风光在精心保护中得到了传承创新,成了年接待游客量超千万人次的“梦里水乡”。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乌镇为“圆心”,苏嘉湖交界区域奏响了共同富裕“交响曲”。

乌镇处于两省三市交界之处,西栅景区往北数百米,跨过太师大桥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前窑村;若是一直向西,京杭大运河便是嘉兴市与湖州市的分界,隔河就能瞧见南浔区“临乌区域”的村庄。

随着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位置偏远、设施落后的湖州松亭村摇身一变成了南浔区重点打造的“临乌区域”。“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村民生活、工作离不开乌镇,造新房都会选择离乌镇近一点的地方。”松亭村党总支书记沈宏飞说,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村民还在乌镇买了房,成了半个乌镇人。

作为边界村,“对标毗邻的乌镇村庄”是松亭村发展中常提及的关键句。事实上,包括南浔镇息塘村及练市镇施浩村、丰登村等在内的多个“临乌区域”行政村,这些年都无一例外地将目光聚焦乌镇,以资源整合和要素凝聚为手段,描绘共同富裕新蓝图。

不仅如此,2020年7月,桐乡主动对接湖州市南浔区,在乌镇、练市两地开设了“嘉湖一体化”通办专窗,率先为“嘉湖一体化”政务服务通办建起连接桥梁。

更令人期待的是,2020年,浙江省正式印发了《嘉兴湖州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乌镇、练市毗邻地区划定60平方公里左右范围,打造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

风起长三角,逐梦一体化。这片苏嘉湖交界区域,在协同发展中正给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带去无限美好想象。

以“戏”托起文艺复兴梦

2013年5月,由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的首届乌镇戏剧节举行。

在乌镇,远道而来的表演者与萍水相逢的游人,组成了没有围墙的剧场,用欢笑、沉思、感动诠释着戏剧的含义;土生土长的小镇青少年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世界文明”。

9年,8届乌镇戏剧节,让桐乡这座小城的老百姓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文化盛宴。这背后所投射的,是桐乡市着力建设人文名城、打造风雅桐乡的笃定姿态。

乌镇当代国际艺术展、木心美术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像乌镇戏剧节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乌镇从“旅游小镇”“度假小镇”,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化的“文化小镇”。

小镇办大节,处处皆有“戏”。乌镇戏剧节就好似一颗文化的种子,埋在乌镇的土壤中,未来发芽的,将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