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带动产业做优
原标题:政策带动产业做优
上海洋山深水港三期码头。 (上海海关供图)
临港,位于上海东南角,处于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界处。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3年来,临港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呈现出生气勃勃、如火如荼的新气象。
临港靠港,但不只有港,更有国家赋予的自主创新管理权限。3年来,临港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打造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临港的任务,改革是临港的使命。这张上海的“王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持续扩大开放、探索新路提供了样板。
5月31日,27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装载着725吨青豌豆,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这批货物从洋山三期码头出发,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这标志着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正式落地,更是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的一次重要突破。
“‘沿海捎带’范围扩大至境外集装箱班轮公司后,将进一步带动上海港中转业务发展,吸引境外船公司将中转业务从韩国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洋山海关关长曹鸣一语道破了该业务放开后的经济潜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能级也将在临港深化对外开放格局中进一步巩固。
“临港新片区要在临港实施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负责人林益松表示,推动“沿海捎带”业务放开是临港新片区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更大程度压力测试的重要举措,也彰显了临港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决心。
开放的脚步加速,改革的步履不停。8月16日,一批进口至江西九江、总重20.4吨的纤维素运抵上海洋山港后,货物申报人——上海上港长江多式联运有限公司采用“离港确认”模式向上海海关申报转关,即货物运抵港区后,无需提前预定内支线船即可向上海海关申报并提前完成转关单放行。相比传统模式,“离港确认”让这批货物通关时间较之前压缩50%以上。
“一般情况下,进口转关货物需运抵港区完成卸货、理货,并配好江船后才能放行,为保证货物能及时装船,货物申报人需要预留出申报、放行、排计划的时间,预订时间相对宽裕的船舶舱位。但遇到舱位紧张情况,甚至可能因无法申报产生滞报金。”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副科长徐倩表示,“离港确认”让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最近船期的船,货物进口至九江的整体通关时间平均可减少30小时至50小时,企业既能避免因无法确认船名导致产生滞报金,也可减少进口转关改配业务量,降低报关成本。
事实上,临港新片区在很多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国务院制定的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通过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87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36个,“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正逐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正持续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发挥特殊经济功能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在临港经济的制度创新、功能培育以及特殊经济功能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