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产业未来5年如何发展?多位专家解读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许维娜)伴随消费群体扩容及消费诉求升级,不少户外运动市场正迎来高速发展良机,并为整个运动行业带来更多红利。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日前共同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到203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动力更强、活力更足、发展更安全,成为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出台,将在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等多个方面发力。同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中国户外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逐步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户外运动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规划》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激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活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人民群众增进健康、亲近自然的需求将刺激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助推户外运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增加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范宪伟认为,《规划》明确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文件。
《规划》强调,当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不够,户外运动装备器材便利化运输难题有待破解,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缺乏、设施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破解这些问题瓶颈,助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浙江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主任周丽君表示:“一直以来,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不同环节的管理职责分散在不同部门,缺少一个协同沟通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此次《规划》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凸显了部门沟通协调的重要意义。”
优化发展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规划》提出,要在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推进户外运动装备器材便利化运输、搭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平台等方面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环境。
周丽君介绍,放眼全球,利用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是一种常态。她表示:“《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户外运动项目绿色开发,创新性提出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工程,探索户外运动进入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有效做法,进一步拓展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新空间。”
《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区域户外运动产业协调发展,构建“五区三带”户外运动产业空间布局,依据各地特点,分别打造北方冰雪运动引领区、华东户外运动示范区、中部户外运动体验区、华南户外运动休闲区、西南户外运动集聚区以及黄河文化户外运动带、长江水上运动带、滨海户外运动带。
周丽君介绍:“此前出台了各个单项的产业规划,但这种全国性的规划是没有做过的,因此在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咨询了各个户外运动协会和其他一些相关机构,结合已有的规划,形成了目前的整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