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观察】经贸合作加速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09 21:14:07
浏览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当前,受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峻,特别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和发展环境更加艰难。

11月5日,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经贸合作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分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政企学研的专家学者紧扣全球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围绕加强全球农业经贸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促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讨论。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在粮食生产上,面临灾害天气叠加化肥短缺双重影响,不确定性增多;在粮食流通领域上,限制政策和突发事件导致卡点、堵点增多,供应链不畅;在市场价格上,供求预期等导致粮价高位震荡、波动加剧。

今年7月6日,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近30%的人口,即23亿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有8.28亿人受到饥饿影响。

“报告中的数字意味着去年世界上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爱尔兰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安黛文在致辞中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结合,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已经非常紧张。此外,化肥的日益匮乏和高成本有可能降低农业产量,让全球各地大量人口面临饥饿风险。气候危机也以各种方式威胁着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这进一步突出了关注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全球20%的人口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婷婷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倡导的粮食援助计划,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马有祥表示,具体表现为:一是粮食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四是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作为一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和把面向“三农”作为基本定位的大型商业银行,近年来,农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促进国际农业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助力端牢“中国饭碗”;二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是服务农业经贸合作,助力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

“近年来,中国在端牢自己饭碗的同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务实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中粮集团总裁栾日成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对外合作中,集团坚持打造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坚持打造安全畅通的供应链、坚持打造生态绿色的循环链。同时,集团充分发挥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经验优势,积极推进国际减贫治理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