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17 08:41:06
浏览

原标题: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2020年以来,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依然稳健,中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境外金融机构加大中国业务布局,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金融工作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金融机构“走出去”经营管理水平和全球竞争力。对于下一步的金融开放,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鼓励中外机构在产品、股权、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服务体系布局全球

  随着国际化的持续发展,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高,金融创新和多样化产品持续推出,跨境人民币、全球现金管理平台、投资银行、再保险等重点业务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渠道多样、产品丰富、运营高效的全球服务体系。

  据兴业银行香港分行行长陈才东介绍,2014年开业至今,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实现了规模效益的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资产总额达2194亿港元,客户贷款余额858亿港元,债券投资余额766亿港元,客户存款余额996亿港元,净营业收入24.1亿港元,税后净利润达26.6亿港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兴业银行以市场化融资方式为主,撬动更多社会、商业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兴业银行先后落地全国银行间首单支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永续中期票据、印尼燃煤发电收购项目、新加坡企业海外并购熊猫债等“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今年5月份,兴业银行香港分行主动投资、参与支持了“一带一路”国家阿根廷354.6兆瓦风电项目的绿色银团贷款,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长效资金支持。

  全球化经营是金融业通过全球配置资源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机构通过优化全球机构和业务布局,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调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打通市场、资金和投资机会,成为促进外循环的重要动力。

  据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中信里昂证券董事长李春波介绍,中信证券从2005年开始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后续又在港交所上市、收购里昂证券,打造出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公司已全面落实全球一体化管理,以此作为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节点,实践全球管理,打造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中信证券分支机构遍布10余个国家,覆盖全球股票总市值95%以上的60多个主要市场,服务超过2000家全球最大机构投资者。中信证券通过投行、研究、机构股票、固定收益、衍生品等业务,凭借独特的行业地位和累积的优势,服务中国客户“走出去”、境外客户“引进来”。

  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由1.55万亿元增长到4.49万亿元,年均增长12.55%;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占全球市场份额从5.34%上升至12.20%。

  中再集团境外机构已拓展到英国、丹麦、阿联酋、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布局最广的中资保险公司,业务已覆盖财产再保险、寿险再保险、资产管理三大板块。2021年,中再集团国际业务保费收入达308亿元人民币,占集团合并保费18.9%。基于贝氏评级机构全球再保险公司排名,2020年中再集团超越劳合社,全球排名跃居第六位,并稳居亚洲第一。2021年中再集团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居全球再保险公司第4位。

  搭起开放合作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