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试点“火热开工”助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2)
环顾全球,在智能建造领域取得突破的国家,其核心竞争力都在于对先进技术的掌握。丁烈云建议,在明确国内外工程软件差距的基础上,我国应大力支持工程软件技术研发和产品化,集中攻关“卡脖子”痛点,从而在应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智能化水平。
多方协同 共同搭建智能建造合作平台
2020年7月,住建部等13部委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同年9月,住建部等9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肖绪文认为,推进智能建造应该着重从构建工程建造信息模型管控平台、数字化协同设计和机器人施工三个方面着手,做好支撑智能建造的基础工作。
除了攻克技术难题,智能建造还应从那些方面入手?丁烈云表示,在管理机构层面,要加快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技术与建造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基地,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链条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同时,管理机构要有序规范市场环境、加大对创新企业的资源支持规模。
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说,丁烈云建议,各企业要针对自身优势和规模,强化研发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管理,确保资源集中归档,提高产品质量。中小型厂商宜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专项技术,做专做深,切忌追求大而全;大型厂商可提出为各细分行业提供智能建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完善企业之间互联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与中小型厂商的错位发展、共同成长。
与此同时,丁烈云也提到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上的重要作用。他建议,高校应该重点加强智能建造专业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培养精通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开展独立原创的研究,为智能建造丰富理论储备。
(责编:乔业琼、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