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这样建成(一线调研)(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2-07 08:14:07
浏览

  牛方鹏说,乡镇、村里都有管护责任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井出现故障、道路沟渠不畅等,都可由村集体出资,联系第三方人员维修,若负担不了,乡镇可以帮助解决。

  截至目前,山东共落实县级管护责任人5228人次、乡级9410人次、村级27700人次。

  去年12月,村里又开会:咱的高标准农田还要买保险哩。

  乡亲们听了又议论开来:“啥?保险?干啥嘞?”

  村干部忙解释:“政府花钱,帮咱减轻管理负担哩。”

  为提高农业风险管理能力,邹平市给高标准农田管护加了一道“保险”。去年,山东在全省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保险试点,邹平是第一批。

  “我们与保险公司调研沟通后,出台了对1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保险方案:既能提供工程质量的潜在缺陷风险化解方案,还能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管护和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化解提供解决方案。”赵洪虎说,去年投入50万元,今年保费增加到300万元,高标准农田管护多了一层保障。

  开完会,老孙和乡亲们手里多了一张保单: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故障,都可以联系当地的保险员,经过评估,认定后可获得赔付。

  “没想到俺家的地和人一样,也能上保险。”老孙从抽屉里拿出签了名字、盖了红章的保单时,还是一脸欣喜。

  “省事、省心,方便极了”

  2022年9月,又一个信心满满的丰收

  进入10月,老孙家丝毫不敢懈怠,1000亩流转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去年秋收后,播种时赶上秋汛,比往年晚了不少。”他说,“自己感觉每亩地产不了1000斤了,睡不着觉呀!”

  玉米秸秆精细化还田、生物菌肥撒施作业、翻耕地……那时候,按照乡镇指导,老孙起早贪黑,先给土地补充“营养”,盼着播种。

  惊喜的是,有了高标准农田设施助力,虫害少了大半。但是,他仍保持高度警惕,生怕出现一丁点差池。

  “乡镇的协会也帮了大忙!”他说,明集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随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在群里及时提醒,对做好预防工作非常有效。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明集镇建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农民之家,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围绕节能提效,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自动分析,给农户提供规模化服务。

  今年秋收,老孙家玉米地一派繁忙:沿着新修的道路,大型收割机、运输车辆开到了田间地头,进行机械化秋收作业。“收得又快又干净,我们也省事、省心,方便极了!”眼看着粮食装车,老孙赞不绝口,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眼看着流转期到了,老孙打算续租:“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生产条件更好了,乡镇还能提供服务,种地更方便了。”

  而在临池镇北园村,今年6月,民主议事会上,村支书吕厥东发出号召:这个月收完麦子,愿意流转的,入秋不要播种。第二天,包括高宝德在内的村民们一早就去村委会排队登记,一上午竟流转了400多亩地。

  刘明一说,以前北园村的地流转没人要,最高亩产才500斤。2021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全村的耕地流转出一半。

  “不用种地,也有收入,真是大好事!”高宝德说。

  明集镇这边,老孙正在手机上听课:“农业技术真能带来实惠,现在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争取明年还能增收!”

  统筹:杨  旭  许  诺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7日 20 版)

(责编:白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