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拉长产业链鼓起农民“钱袋子”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1-03 13:06:06
浏览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农村特色产业链条拉长,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扶贫车间带动、打造农业品牌等形式,把农民组织在产业链上,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全面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

龙头企业带动

1月2日,田庙乡滕湾村村民董秀荣正在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辣椒。“在这里我每天能收入五六十块钱,挣钱还顾家。”

田庙乡滕湾村含两个自然村。近年来,滕湾村依托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做好农民土地流转与托管,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瓜果、食用菌、中药材繁育、冷链互联网销售和中央厨房餐饮配送等;村民1200余人参与到懂菜农业的产业链上,流转土地2200余亩,发展绿色认证水肥一体化露地蔬菜,每户成员每年增加收入2.5万元。

位于虞城县大侯乡的虞城县鸭百利蛋业有限公司,日产咸鸭蛋、烤鸭蛋15万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该公司在刘店乡建设了100多个鸭棚,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在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腌制、分拣、包装鸭蛋,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运秀玲说,她家就在相邻的马桥村,从家到公司仅需要5分钟。她负责鸭蛋包装工作,月工资4000多元。

虞城县闻集乡卢营村村民周开放原来在南方务工,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虞城县金隆菇业有限公司生产灵芝盆景,他马上拜公司负责人利金战为师,很快掌握了盆景的粘接工艺。周开放说:“现在我每个月能领到5000元工资,另外,通过在网上销售灵芝盆景,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如今,周开放又租了40亩土地,种植大球盖菇。“一年收入10多万元没问题。最关键的是,我能在家照顾老人。”周开放说。

合作社带动

“我们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温室大棚内种上了150亩哈密瓜、160亩羊肚菌,还种植了不少蔬菜,一亩哈密瓜可以收入2万元左右,一亩羊肚菌能收入3万元左右,我们收入可不低。”在李老家乡,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新良说。该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农民捆绑在产业链上,利益联结促双赢。

李老家乡刘庄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国学文化村,也是河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村里的国学讲堂内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刘庄村成立了永旺家庭种植农场,村民李艳海通过刻苦钻研掌握了种植哈密瓜、羊肚菌的技术,农场也给他分了股份,今年分红10万元左右。在田庙乡腾湾村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羊肚菌生产基地,村民刘新生租赁了两个大棚种植羊肚菌。现在,他的羊肚菌已卖到了江浙沪一带,今年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

让农民在产业链上致富,产业为媒,虞城县的产业发展让农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虞城县目前已形成六大块状经济圈,且分布于各乡镇,每个经济圈可带动方圆5公里内的人口就业。延长产业链条促增收,优化发展特色加工业,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原料加工等方式,将部分加工环节转移至乡村。截至目前,虞城县111家规模以上企业直接吸纳脱贫人员3600余人,人均月收入2600元左右。

车间带动

贴标、装盒、封箱。稍岗镇的商丘珂铭工量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员工宋冬梅正熟练地组装钢卷尺。每天下午,组装好的钢卷尺便会运往港口,发往世界各地。

为了打破虞城县钢卷尺工业发展的局限性,1998年,虞城县成立了钢卷尺协会。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与指导下,虞城县一方面注册了29个钢卷尺注册商标,一方面通过多个车间让村民走到了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

农业品牌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