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如何“热”下去、“走”出去?——科幻产业发展观察(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2-24 09:24:07
浏览

  科幻文化公司“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指出,目前科幻影视作品的高度稀缺与人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科幻影视作品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甚至可能成为文化投资热点。

  蓄力前行 中国科幻未来可期

  不少专家认为,“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成功,证明国内外电影市场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科幻电影有客观需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中国科幻有机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姬少亭认为,近年来,国家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在政策上也给予了诸多支持。如果进一步细化落实政策,将大大增加资本投入的意愿和信心,促进行业发展。

  有专家建议,加快健全完善电影评估体系,构建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相统一的电影作品评价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电影舆论环境,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金韶在《科幻产业发展正当时》一文中建议,建立由政府资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组成的多元投融资体系,为科幻文化和科技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还有人建议,完善科幻电影的投融资风险保障机制,健全科幻电影信用担保体系,为资方提供一定的利润担保。

  在科幻作品的衍生品开发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创新。科幻作品存在许多生活中不存在的创造性元素,具有极高的衍生品开发价值。而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的成本回收主要靠票房和广告,下一步需要加强对产品衍生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一套完整的衍生品开发产业链。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育创新人才亟须把想象力教育作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国内科幻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科幻人才一直供不应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科幻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适合的高校设置科幻文学学位,支持组建科幻社团、创办科幻刊物、举办科幻创意训练营等活动,启蒙、培养科幻人才。搭建科技工作者和科幻创作者的沟通交流平台,引进国内外科幻领域领军人才等。

  科学幻想的风筝从来不漫无目的地巡游,其线索牵引联结着与科学、与时代、与世界的对话。张智华等专家认为,中国科幻要“走出去”,仍要竭力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优势,用中国话语构筑中国叙事。 (记者 丁静 祁蓉 杨淑君 参与采写:王皓然 李安然 王毅卉 许放生 实习生彭翔宇 傅焕然 杨英姿 陈涵旸 李昱佑)


(责编:赵竹青、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