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个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信心(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3-02 09:54:06
浏览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代表说,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地基。当前,需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效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在医疗器械领域打拼数十年,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代表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我们正加快介入医学等重点技术攻关,只有走专精特新之路,才能为高端器械‘中国造’贡献力量。”

大国工程:夯实现代化建设底盘

大国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年,全国算力一张网、东西协同一盘棋的格局加快形成……

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看,中国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乘数效应”,一份基础设施投资可带来数倍社会总需求及国民收入。

回眸非凡十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全球最大规模充电设施网络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4.2万公里,全球吞吐量前十的超级大港包揽七席,民用颁证机场254个,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建成开通5G基站超230万个……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成为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委员说,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升级、提高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增民用运输机场30个以上;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委员说。

亿万市场主体:汇聚发展强大动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1月重返扩张区间后,2月继续回升;1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

开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市场信心加速回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逐步释放。

“市场回暖向好,我们要加快整合优化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把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代表说。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中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

我国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委员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不仅能抓住机遇,还能化危为机,获得更好发展。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关键是加强创新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