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牢科技“地基”(2)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正带领团队打“看不见”的“地基”。其目前攻关的高温超导机理问题,是凝聚态物理的世纪性科学难题,他坦言,“没有人知道哪天能实现”。
“基础研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研究时间的不确定性,问题正确与否的不确定性,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手段、什么人、什么机制去实现这些都有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要求我们一直在工作,有时候需要花费毕生的精力。”薛其坤认为,对基础研究的评价“不能用发了多少文章来衡量”。
“迫切需要解决青年科研人员中长期学术积累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持续呼吁的,他特别强调“要制定符合基础研究学科特点的评价考核制度”。
袁亚湘认为,要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不必整日忙于立项、评估、总结、汇报,忙于说服领导和评委;让他们不必夜以继日地追评奖、争“帽子”、谋名誉,以此提升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条件。
2020年,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制定《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对人和创新团队的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建议,减少短期绩效考核的权重,以学科方向、研究方向、团队协作为基础的聘期考核为主,让研究者没有后顾之忧地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更擅长的研究方向,长期坚持攻关。
王焰新表示,在评价机制上,应对不同类型基础研究开展“差异化”评价。对于基础研究青年人才的评价应“尽量以新知识发现和方法学创新为导向,而非项目快速结题出成果为导向”,让青年人才静下来,潜心学术研究。
支持基础研究需“灵活”且“长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从采访中看,从事不同学科、种类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对于组织形式的诉求差别较大,“灵活”组织成为不少科研人员追求的总体原则。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歆认为,比起名目繁杂的各类奖励和项目,一个稳定、宽松的科研环境尤为重要。他呼吁减少以“顶层设计”为名、过多干涉数学领域青年科研人员的独立探索,保护年轻人在学术生涯早期的强大创造力。
而在张新民看来,高能物理大科学装置上马,“那么多钱,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能行吗?”
对此,王焰新和不少科学家的共识是,基础研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且不同的基础研究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组织机制建设上需要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
不少科研人员在谈到加强基础研究时,非常重视“长期”二字。
童金南对“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感触很深。他认为大科学研究好比设计大地质工程,需要进行切实细致的前期调研和评估。但目前,“一般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和仔细考虑,大部分投入者都要求马上见到实效,这不符合基础研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