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还需规范管理(“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⑥)(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异宠’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物种种群结构以及生物安全等密切相关。将‘异宠’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了中央对这一现象的重视,也说明了异宠饲养、交易、管理、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说。
变色龙、蜜袋鼯、守宫……近年来,随着国内宠物产业蓬勃发展,不同于猫狗等传统家养宠物,外形奇特、小众另类的“异宠”成为一些消费者的“新宠”。
这些“神奇动物”从哪儿来?
金书秦介绍,进入中国的“异宠”来自世界各地,多为东南亚、太平洋、南美地区等地。“异宠”进入中国之后,主要是以网络形式推广,在“网店”上销售。而居民购买“异宠”,渠道更为复杂,线下的实体店、线上网店、微商甚至朋友圈、聊天群、线上论坛、兴趣小组,都有可能成为获得“异宠”的途径。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介绍,规范“异宠”交易是全球性难题。据统计,全球野生动物每年的贸易额达300亿至428亿美元,涉及数十亿野生动物。以“异宠”爱好者饲养较多的爬行动物为例,研究发现有3943种爬行动物存在网上交易,约占已知爬行动物种类的36%,其中79%不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监管。约一半网络交易的爬行动物捕获自野外。
“在我国,‘异宠’交易涉及海关、林草、农业、市场监管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异宠’行业的规模,国内还缺乏详尽数据。近年来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日趋活跃,不少以炫耀、展示和传授‘异宠’饲养为题的信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内异宠需求和交易的快速增长。”孙全辉说。
“神奇动物”可能造成什么风险?
金书秦介绍,部分“异宠”属于外来物种,一旦被饲养者弃养或者放生就可能发展为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治理成本往往较高,其中鳄雀鳝就是从“异宠”转化为入侵物种的典型代表。
“相比本土同类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等生物和非生物制约因素,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常处于优势,会抢夺和挤占本土物种的食物资源及生存空间,即抢占‘生态位’,导致本土物种的生存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冲击。”金书秦说。
把好关口、摸清底数、精准治理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政策措施正日益完善。
去年4月22日,农业农村部通过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并于去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年,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组成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组建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明确严密防控外来物种侵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完善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控制清除等全链条监管体系。
不过,外来物种入侵渠道杂、种类多,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