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创新要素企业争创一流(创新驱动开辟新领域④)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4-03 08:56:07
浏览

集聚创新要素企业争创一流(创新驱动开辟新领域④)

 

  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奋力攻关。图为信达生物国清院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新药研发。
  杨 岛摄

 

  星湖街218号,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地标性建筑——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前来考察的国内同行络绎不绝,展厅内的一个个数字,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累计获批上市新药30多个,13款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累计获得1类新药临床批件562张,66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

  集聚生物医药企业23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24家,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

  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22年11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全国21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稳居第一方阵,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指标均名列前茅。

  真心实意重才爱才,帮助人才“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位于苏州市东平街168号的信达生物,成立11年来已有8款新药获批上市,其中5款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是中国抗体药上市最多的企业;所捐赠的药品价值累计数亿元,超过15万名肿瘤患者免费用药近两年……

  “当年的种子开花结果了。”说起信达生物,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副主任李霁雯至今记得,2011年7月的一个下午,信达生物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俞德超博士背着双肩包,从上海赶来参加苏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的答辩会。“他当时只有一个人,团队、资金、设备、商业计划书全都没有,有的就是一个开发新药的概念。”李霁雯说。

  “我当时是二次创业,更看重地方政府是不是真心实意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俞德超回忆,“之前考察过3个城市,感觉苏州更让人放心。”

  为了留下人才,李霁雯和团队帮俞德超填写申报书,全力服务项目落户。

  俞德超只是众多“种子”中的一颗。

  “我们当时的定位就是引进、培育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企业,路径就是科技招商。”杨建中时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据他介绍,苏州工业园区2006年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第二年就启动了“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科技招商的核心就是人才,只要你是有潜力的好种子,我们就引进来慢慢培育。”杨建中说。

  除了落实当地的人才政策,苏州工业园区还对引进来的科技领军人才一对一辅导,鼓励他们参评全省、全国的人才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的服务非常到位。”2010年落户苏州从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研发的飞依诺联合创始人田园告诉记者,“我是搞技术出身,对其他事情一窍不通,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及时出手,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她讲了这样一件事:2012年公司研发出第一批产品样机,需要到医院做临床试验,但她并没有和医院联系的渠道。

  “过不了临床试验这一关,产品研发就没办法往下走。”田园回忆说,“就在我发愁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组织了一个十几家初创企业参加的对接会,苏州所有三甲医院的负责人都来了。通过对接,临床试验的事情很快落实了。类似这样雪中送炭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没想到的政府都替我们想到了。”

  “对于引进的人才,苏州工业园区无微不至地搞服务、做对接。”据李霁雯介绍,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领域拥有103位国家级人才、143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43位姑苏领军人才、499位园区领军人才。

  汇聚创新要素,打造功能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