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投融资如何驶稳“快车道”?业界:建机制、探试点、育项目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李彤)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效的投融资手段。钱从哪里来、如何使用好?怎样提高金融的“活水”效应?如何构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协同政策体系?
“推动气候投融资,要在标准体系、技术体系、数据体系上构建方案。”“我们要引导和鼓励资金流向技术先进、示范创新、气候效益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参会嘉宾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气候投融资顶层文件相继出台,制度体系和试点工作逐渐丰富。但在标准统一、机制灵活、信息对称、数据精准等环节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要完善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碳排放市场、提升资金供给的精准度。
建机制、定方向推动市场驶入“快车道”
气候投融资,是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前,各方认为落实《巴黎协议》存在承诺、技术、资金三个方面的缺口。”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特别是在资金上,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落实《巴黎协议》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巨大。
气候投融资的钱从哪来、谁来用?“简单讲,是花谁的钱,干谁的事。花自己的钱、干自己的事,最讲究效率和性价比;花别人的钱、干别人的事,效率和性价比都低。”刘燕华认为,要把气候变化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有效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近年来,气候投融资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努力构建起了顶层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李高介绍说,2020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气候投融资的第一份顶层设计文件;2021年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推动建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财政、金融政策保障机制。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先后发布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和绿色金融指引。”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叶燕斐表示,中国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22万亿元,相当于整个贷款余额的10%。21家主要银行机构85%以上的绿色金融或绿色贷款都与气候融资有关,气候投融资是绿色投融资的主体。
气候投融资市场驶入了“快车道”。李高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金融机构对98个重点项目授信1800多亿元,涉及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生态修复、减污降碳、低碳制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政策的创新和试验是试点的核心
推动气候投融资,需要具体的抓手。刘燕华认为,碳市场是有效将“气候长期效应”和“投融资短期收益”粘合在一起的工具。“碳交易考虑到了环境成本、配额制度、资产属性和资本特点。我们要加快碳市场建设的覆盖面,通过加计扣除政策激励绿色投资;对绿色企业要进行认定,降低绿色企业上市门槛,使其投融资更加快捷;要加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覆盖范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我国启动并平稳运行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有效发挥了市场经济机制,探索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了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