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徐徐,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4-11 11:09:07
浏览

4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一辆白色大巴驶入北京南部刚建成投用的油氢一体站——大兴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只见加气员麻利地打开大巴车的加气口,用加注枪注入燃料——氢气。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久前,由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为探寻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氢”风徐徐,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顶层设计打通氢能全产业链

发展氢能产业是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其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

近几年,京津冀分别推出了各类氢能产业规划方案:天津发布《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建立技术、产业和应用相结合的氢能产业生态系统;北京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河北发布《河北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氢能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问斌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部从“十五”期间开始就通过科技计划持续支持清华大学在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掌握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70兆帕高压储氢瓶、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在示范应用方面,先后通过京津冀等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展氢能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初步打通氢能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毛东军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以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部件与核心材料为代表的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首年度氢车上牌超千辆。

2021年,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等单位的支持下,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诞生。“联盟围绕顶层设计、政策实施、项目策划等方面,持续推进北京整体,以及包括大兴、房山、昌平、经开区等在内的重点区域开展氢能相关产业布局,并取得重要成效。未来,联盟将全面配合京津冀区域的氢能产业布局工作,加快构建氢能领域一流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协作平台。”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说。

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围绕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整车生产等加快氢能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布局和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引进涉氢项目40项,完成投资38.4亿元。

“相较于传统车型,这种公交车起步轻、噪音小,更加舒适环保,不需要提前打火热车,冬天也很少出现故障。”日前,张家口市区9路公交车司机孙师傅谈起驾驶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时赞不绝口。在张家口街头,蓝白相间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截至目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首批氢能源公交车已完成载客量超8070万人次、运行超2700万公里,已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携手打造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氢燃料电池车在年产2万台的规模下已经具备跟柴油车竞争的能力,尤其在一些冷藏车等需要能量较大的车辆方面,氢燃料电池已经展现出它的优势。”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