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浙江桐庐:小山村里走出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29:11
浏览

  浙江桐庐:小山村里走出快递王国

  慈溪中通快递的大货车,长9.6米,能装三四百台洗衣机大小的家。新京报记者 庞礴 摄

  2015年11月12日,中国国际快递物流采购博览会在桐庐开幕。图/视觉中国

  2016年“双十一”期间,圆通快递的工作人员正在分拨处理中心分拣包裹。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改革物语

  这辆人力三轮车是北京中通快递中关村网点的旧交通工具,2009年购入,2017年淘汰。如今,人力三轮车已被封闭式的动三轮车取代。受访者供图

  道路宽阔,高楼林立——仅从县城看,浙江杭州的桐庐县与其他富庶的南方小城别无二致。

  但桐庐县钟山乡政府前的大马路叫做“申通大道”;县城里坐落着圆通印务、中通之家等企业;钟山乡夏塘村口的小溪上,还横跨着以申通快递创始人命名的“腾飞桥”。

  桐庐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快递行业著名的“三通一达”全部发源于此。

  钟山乡夏塘村是申通创始人聂腾飞、韵达创始人聂腾云的故乡,申通的另一位创始人来自不远处的子胥村;圆通董事长喻渭蛟的家乡,在靠近县城的横村镇喻家村;最偏僻的天井岭是中通董事长赖梅松的老家。

  20年前,这些小山村里的桐乡人从帮人带信、递送小包裹做起,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街巷之间,乘着火车来往于杭州与上海。20年后,“三通一达”已在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前5名的公司里占据四席,并分别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间上市。

  根据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亿件,我国已经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而这也给了快递行业增长的机会。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报告,“十二五”以来,我国快递业年均增速达到54.6%,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匹“黑马”,“三通一达”则是其中的缩影。

  沾亲带故的同乡,最可靠的战友

  钟山乡子胥村村道两旁遍布民房。有的是欧式建筑,门口有精致的喷泉;有的是中式别墅,门口卧着麒麟;后院供着关公;有的是宽大的庭院,院中有六角飞檐的亭子,一条小溪从石板下穿过引来山的泉水。

  子胥村村干部罗伟良说,但凡房子盖得好的,家里几乎都是快递从业者。

  年过五旬的陈美珍家住子胥村主干道旁,是一栋三层小楼,大片的玻璃幕墙让房子在漫长阴冷的冬天也能获得阳光。

  过去几十年,她和丈夫种地糊口,还开过包子铺、小吃店。如今,她的儿子在杭州萧山承包的快递点是全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陈美珍说,这栋三层小楼是七八年前盖的,儿子掏了不少钱。“他本来做建筑工程。逢年过节回来,看到同龄人都开了新车,赚了很多钱,2008年才下决心转行。”

  桐乡前辈们的快递之路,比陈美珍的儿子早了几乎10年。

  据罗伟良回忆,1993年,附近夏塘村的聂腾飞在杭州市里的一家印染厂打工。工作之余,他发现大量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需要将报关单在一天之内送到上海,如果走邮政渠道大概需要3天。

  从那时起,聂腾飞、聂腾云兄弟便做起了帮外贸公司递送文件的生意。他们骑着自行车,在杭州城内派发名片,走街串巷拉生意。每晚八九点钟,他们都会登上开往上海的火车。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到站时,会有人在上海接应、派送。“当时的火车票价15元,递送价格大概每单100元。”罗伟良说,后来便有了申通。

  据朱晓军等人所著的《快递中国》一书,聂腾飞的大舅子、子胥村的陈德军于1994年加入妹夫的生意,开始在上海接件。为了将快递准确送达,他不断翻看上海地图,半年内翻烂了10张。

  申通初创的几年,正值浙江民营经济井喷式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1年到1997年,浙江省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1.1万家,增至153.2万户和9.2万家。

  1999年,聂腾飞因车祸意外离世,陈德军接手申通,聂腾云创办韵达。2000年5月,喻渭蛟也创办圆通;2002年5月,赖梅松创办了中通。

  由于业务量持续上升,陈德军把子胥村的十多个年轻人带了出来,一起做快递。他们在多个省会城市租下民居、小商铺,推开了申通的第一批营业网点。

  罗伟良的叔叔便是十几人之一,参与搭建了申通在陕西的第一家网点。那是一处不大的民居,住着十几个来自桐庐的年轻人。大家骑着自行车,在火车站、汽运站等着送信的人背着装满信件和小包裹的蛇皮袋从车站里出来,交接后,再骑着自行车将各种物品当天送达。

  没多久,做快递赚钱的消息在只有数百户人家的子胥村传开了。只要长辈间打个招呼,那些没有合适工作的年轻人就能迅速入行。陈美珍记得,儿子能到申通工作,就是因为陈德军的外婆到自家的小卖部里买东西,“我问她有没有工作的机会,她就答应了。”

  快递行业收件、派件最需要诚信,彼此沾亲带故的同乡便是最可靠的战友。罗伟良说,老板们不用担心熟人的孩子偷件、丢件,“这些孩子也特别能吃苦,有时候一天要连续派件,骑车要骑几十公里。”

  从子胥村开始,越来越多的钟山乡人、桐庐人加入快递行业。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如今这里从事快递行业的人数以万计——在这个有43万人口的小县城,你遇到的要么是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要么就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

  “黑快递”的求生路

  几乎所有民营快递公司都是从派送出口报关材料和样货起家的。但当年的物流政策,让他们生来便带有“原罪”。

  依据1986年邮政法,寄递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也就是说,出口报关材料一类的寄递业务,民营快递公司被禁止涉足。

  按照当时的规定,各省邮政执法大队可以查获此类违规行为,并移交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但据人民网报道,2004年2月1日,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邮政专营管理办法》,邮政行业管理部门可以对此类行为直接处罚。

  2002年,36岁的桐庐人施路平来到重庆,经营一家快递网点。为躲避罚款,施路平将办公场所设在了一栋建筑的二层,想要隐蔽一些。但邮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依然找上门来,一旦发现寄递的物品中含有信件,便会处以数万元罚款。

  不仅办公场所内,寄递过程中也是心惊胆战。施路平说山城路陡,自行车难以爬坡,派件往往需要步行。“我们在路上走着,最担心的就是被邮政盯上,被抓到之后就会开出一万块到几万块的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