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来没有“边”——“青春小店”链接亿万青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5-19 10:46:07
浏览

今年五四青年节刚过,北京东三环边上,一家小店重新打开了门。它在此地营业了20多年,一直是一家只能摆开几张桌子的饺子馆。常年在店里剥蒜的老板说,这些年里,她眼睁睁地看着马路对面不远处,CBD立起了摩天大楼,三里屯成了潮流之地。

但在几个月前,这家小店突然关上了门。它会像很多经历过种种冲击的小店那样就此消失吗?中国青年报社一些好奇的记者考虑过:这个小店是不是可以作为报道对象?或者说,假如要讲这样一个普通路边小店的故事,从何说起呢?

在他们还没作出决定的时候,前不久的一个中午,这家小店门外突然摆放了几个花篮。老板还是原来的老板,“配方”换了,饺子馆成了四川冒菜馆。我的同事们是第一批食客。老板的儿子告诉这些好奇的客人:心疼母亲手工包饺子的辛苦,自己因此力主改了方向。这个年轻人把店名从“食有缘”改为“椒椒味味”,连餐巾纸都印上了英文。他按照自己的审美装修了店面,把过去藏在墙背后的储藏室打开,里面养了绿植。那个味道很好但常被路人忽视的饺子馆真的消失了。

我们试着组织了一支采访小组,打算去找一找更多这类守在各种“边儿”上的小店。当然,这并不是受一家店铺的启发。20多年里,我们关注过最早一批互联网企业的创立,把那些曾经很年轻的企业家们请到一起聚会。经济的浪潮总是此起彼伏。这一次,我们打算找一找在那些潮头后面的、“风口”边儿上的小店。我们想要知道,它们是怎样努力生长或者更换方向的。它们怎样保持活力,又可能遇到哪些问题。那些几平方米内的决策,经过了何种粗略或细致的打算。

我和第一批参与“青春小店”调查研究的记者陆续奔赴各地城乡,倾听小店店主和年轻从业者的故事。我们去过那些精心打造的网红街区,也去过那些夜生活没有太多花样的地方。我们把那些以实体小店为主、年轻人占主角的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统称为“青春小店”。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2/3,带动近3亿人就业。有研究发现,小店从业者中,4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多数。

一个个“青春小店”的背后,是亿万青年生活的努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也是中青报新时代“为党育人”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是我们“青年、科教、文化、数据、创新”一体融合新业态发展的缩影。我们倡导与青年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青春上善好活法”,从来没有“边缘”、没有“边界”。其实,我们自己就开了一家小店。

青春没有“边”

小店位于北京前门,就叫“青年书店”。开张不久,吸引了一些“青春小店”的店主来谈合作。其中,大金鹅咖啡店的90后店主,带着第一次尝试咖啡拉花的年轻人,举办了一场抽象拉花活动。年轻人们互不认识,却因对咖啡的共同爱好,相聚在小店,分享着天马行空的畅想。

2022年年底开在北京中轴线上的这家书店,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市东城区联合打造的“晨钟”文化工作站。100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和一群年轻人创办了《晨钟》,旧址就在附近。依托线下的青年书店,我们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可视化直播”和“青年茶座”连线活动。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喝咖啡、留影像的时尚“打卡”店,直接与全国各地一线青年建立链接,也能在百年时空穿越中,传唱着青春的旋律,就像李大钊先生曾经对《晨钟》寄望的那样,成为“青年之友”。

2023年全国两会后,以这家小店为旗舰店的一系列中青特色线上线下互动小店(包括品牌合作店),一起成为中青报“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