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计连着百姓生计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13 09:24:07
浏览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时至2023年6月,离“第一步走”的发展目标时间近半,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人民群众有哪些体验深切的幸福感、获得感?

鲜活的答案在基层。从民营企业火热的车间,从“共富工坊”人们忙碌的身影,从山村孩子燃起的梦想,从文化礼堂飘荡的欢笑,从露营自然感受的惬意,从握手言和带来的舒畅中,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被生动诠释。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浙江广大干部群众正以奋勇争先的创新活力、务实高效的进取精神,努力求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

【故事一:山村小学“云机房”】

沿着衢州市柯城区的石梁溪溯源而上,10余公里后,就能到达白云山脚下的新华小学下村校区。

小学覆盖了当地坎底村、黄茶村、派溪头村等山区村落的生源,共122名学生。过去一年,新华小学换上了“云机房”。24台电脑通过联网上云,系统和软件会及时更新。

新颖的操作界面,让五年级学生曾子默学习兴致浓厚。他正跟着老师学习编程,已经会设计知识问答等简单的人机交互游戏程序。

这所乡村小学与城里的小学共创了“云课堂”,城乡孩子同上一节课。有不少名师课堂入驻,如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吕芳的“碳中和”课等。

新华小学校长童伟强说:“数字扩展了孩子们的世界,让山村小学不再闭塞。”

柯城区是浙江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26县之一。2021年以来,浙江围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制定“一县一策”工作方案,省内50个经济强县落实结对帮扶,形成山海协作的更强合力。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均衡协调,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浙江持续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教育领域,浙江先后实施农村中小学、职业教育提升计划,并通过“教师轮岗交流”“对口帮扶”和“教育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前,浙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在0.27以内,为全国最低。

【故事二:冲锋衣企业打开新市场】

走进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犹如进入冲锋衣的海洋。这里活跃着300余家冲锋衣企业,冲锋衣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

位于海游街道的一家民营冲锋衣企业里,20多名工人脚踩缝纫机,双手上下翻飞,紧张赶制一批冲锋衣;15公里外的浙江蓝途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加工完成的冲锋衣正在打包装箱。

“这里的冲锋衣产业发展得好,我凭借勤劳肯干,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工人郦小琴说。这几年,她跟着儿子来到县城居住,在家附近找了这个工作,一年收入有8万元。

对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富民产业,政府下大力气引导培育。近几年,三门县设立冲锋衣产业综合服务园,与高校联合开展面料研发、外观设计,有效提升冲锋衣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伴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崛起,一批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成为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三门冲锋衣也逐渐凭借品质和性价比冲出重围、打开市场,去年全县生产冲锋衣5000多万件,年产值达65亿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浙江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百姓就业增收、创业创新的重要渠道。三门县冲锋衣行业协会会长潘礼太介绍说,当地冲锋衣产业从业者已有3万人,90%是本地劳动力。除了工资收入,一些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变“股东”享受分红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