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农具” 拓出田野发展新活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17 12:53:07
浏览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加速落地一系列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下沉”,为实体经济精准提供充足稳定的支持。近期,人民网跟随中国人民银行调研团前往产业一线,走访货币政策落地到中小微企业、工业制造业和乡村振兴一线服务中的经验和鲜活故事。

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千百年来乡村里的田园屋舍与阡陌炊烟,既是众多仁人志士咏怀言志的意象,也是布衣黔首耕种谋生的栖息之地。如今,伴着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下的精准金融服务,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和美乡村建设正愈发完善。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谋划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按年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让金融资源成为“三农”领域的“新农具”,继而用足支农再贷款,开拓出创新型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和专属金融服务,确保优惠资金精准直达涉农主体,精准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助农特色金融产品

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

仲夏时节,万物葳蕤。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郁郁葱葱的百亩黄桃种植基地里,种植大户何松青已为树上的黄桃果套上防虫袋。

“我自己种了50亩黄桃,还有250余亩是和合作社农户一起种的。从开始种植到现在,炎陵农商银行提供的30万元‘黄桃贷’对我的帮助很大。”何松青表示,刚开始种植黄桃时,买苗、施肥、请人工等必要投入需要持续三年后才能挂果进行售卖变现,而他经济实力有限,当地银行的支持帮了他大忙。

何松青一边查看黄桃果套袋情况一边介绍自己的生意经。 人民网 黄盛摄

何松青一边查看黄桃果套袋情况一边介绍自己的生意经。 人民网 黄盛摄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人民银行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服务涉农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截至今年3月末,人民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金融精准帮扶贷款余额5.0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5960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436亿元。

这其中,何松青所说的“黄桃贷”,就是当地金融机构以人民银行发放的扶贫再贷款和支农再贷款为依托,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当地金融机构将黄桃种植数量、树龄、黄桃收入等信息作为评级授信的依据,对符合授信条件的种植户进行资金支持的特色贷款产品。不仅是“黄桃贷”,针对湖南“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如醴陵油茶、白关丝瓜、攸县香干、茶陵红茶等,当地金融机构也创新了类似特色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了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得益于这些特色信贷产品的扶持,2021年投资建厂的炎陵娜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在今年又增加了3条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刘丽娜表示,今年企业在原有炎陵农商银行支持的980万元贷款基础上,又获批了300万元银行贷款,公司的生产规模和收购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的坚实基础。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楼航说,为扶持乡村产业发展,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连续三年在湖南省推进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组织银行机构下沉农业产业园区、乡镇、村组走访,多层级举办银农对接,协调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客户数据库,2022年发放贷款超100亿元,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开展信用村“整村授信”

金融助理服务好“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