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农具” 拓出田野发展新活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17 12:53:07
浏览

茂林修竹,水田交错……从连江口镇向西行8公里,连樟村整洁的乡间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智能化的农业产业园穿过夹道的竹林映入眼帘。伴随着金融机构打通乡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民们的致富增收梦想正在这里走向现实。

在连樟村村口的商店里,陈女士喜欢向来往的行人递上一杯自己泡的茶,并热情地介绍自己摊位上的麻竹笋、花生、枸杞、菌菇等干货。“我从隔壁镇来到连樟村,在农商银行低利率的贷款支持下,我一边种地一边在村口摊位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家里还有公婆照顾着两个孩子,一年下来也能挣到生活费。”陈女士说,连樟村物产丰富,在金融机构“整村授信”的支持下,村民们可以借助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把很多农产品深加工后,通过网络和物流销往各地。

在连樟村,陈女士正在向过往的行人递上自己冲泡的茶水。 人民网 黄盛摄

在连樟村,陈女士正在向过往的行人递上自己冲泡的茶水。 人民网 黄盛摄

“整村授信”是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引导金融创新信贷产品、探索出的打通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模式。其中,2019年1月,英德农商银行与连樟村签订“整村授信”协议,向连樟村整村授信1亿元,同时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流程提速等增值服务。2020年2月,随着连樟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德农商银行再次向连樟村整村授信1亿元。

据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行长刘淑敏介绍,人民银行深化“农融通”平台应用,扩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采集范围,进一步丰富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全面科学评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同时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农融通”平台查询涉农信用信息,科学评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辅助开展信用村创建与“整村授信”工作,以信用村为单位为信用良好的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数据显示,清远辖内164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全部完成信用村创建和“整村授信”,帮助7653家涉农主体获得融资,融资金额10.11亿元。截至今年4月末,累计完成801个信用村“整村授信”工作,占清远市行政村总数的77%,实际发放贷款2.93万笔,金额40.66亿元,惠及涉农主体2.6万个。

在信用村“整村授信”落地的过程中,处于农村服务一线的“金融村官”“金融助理”对信用良好的涉农经济主体给予规模倾斜、额度放宽、利率优惠等授信支持,形成正向守信激励。

“金融助理就是将银行的服务窗口搬到村民的田间地头。”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驻英德连江口镇金融助理纪逾睿说,金融助理的工作既要为农户解决贷款难题,也是基层金融服务的宣传员、联络员。“很多农户往往需要金融产品服务,但又缺乏金融知识,特别是有些农户缺乏有偿使用资金、利用金融工具的意识,甚至对运用金融工具存在抵触的心理。”纪逾睿说:“这就需要金融助理去宣讲、去普及,与农户建立起直接联系,和农民以心相交,助推金融‘活水’灌溉乡村发展。”

夯实金融基础设施

农业经营主体“触网”转型